Literature
首页健康生活心理健康社交专题

“社交伤害”谁伤了谁

来源:《健康时报》
摘要:即使并非想故意,但是在他收到了一鸣惊人的特效的同时,你对他的印象也从原来的七分变成了零分……这就是“社交伤害”,在不可避免的社交活动中,经常听到伤害和被伤害的事。实际上,你是被自己伤害了。这个道理并不难懂,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授施旺红这样解释,如果一个人对你的实际态度比你希望得到的态度要差,你就会......

点击显示 收起

    同学聚会上,总有人笑料层出,不提防,你曾经给初恋女孩写的那封信也成了笑料之一,于是,一片哄笑声中,你心里早已气结;不论你说每件事,他总习惯性地对每一句话进行反驳。即使并非想故意,但是在他收到了一鸣惊人的特效的同时,你对他的印象也从原来的七分变成了零分……
  这就是“社交伤害”,在不可避免的社交活动中,经常听到伤害和被伤害的事。实际上,你是被自己伤害了。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授施旺红这样解释,如果一个人对你的实际态度比你希望得到的态度要差,你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
  相应地,如果一个人对你的实际态度比你希望的要好,那你就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内心的宁静被打破的伤害。 
  古人说:宠辱不惊。那是把对别人的希望降低到最低点了。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呢?
  当然,如果遭遇到的是出于故意的社交伤害,有两个词可以帮助你“四两拨千斤”:清醒与距离。
  很多时候,人们一遭遇到故意的挑畔,往往就会大发雷霆,其实这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头脑清醒,动用幽默感反击,“我给女孩子写的情书你竟然知道内容,看来你不参加狗仔队真是浪费人才呀。”轻轻一句,尽显大将风范,挑衅者也顿时渺小起来。
  另外,在社交活动中,不少的恶意言行一旦被拉开了距离,顿时就会失去立足之地,例如当有人恶语相向时,你可以从容地说,“这是我们私人的问题,没必要占用大家的时间。”装糊涂也是不错的方法,转头与别人交谈,或者充耳不闻聊另外的话题,都会让恶人不攻自破,索然无味。

作者: 2007-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