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健康生活心理健康心理调节

抛弃自责的情绪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
摘要:也是,当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将成功与失败罗列于面前,却发现诸多目标没有达到。但如若因为没有给孩子留下财产,就心生自责,这却不免有伤害自己之嫌。但如若我们因自责之心而伤害自己,令自己的身体与心灵都沉浸在痛苦之中,甚至令儿女们再也见不到我们,这才是一种真正令人难过和痛苦的事情啊。我们含辛茹苦地将孩子从......

点击显示 收起

  有人说:“人生就是在不断自责中前进的过程。”或许时间的年轮也有惯性,到了人生的晚年,自责的车轮也越转越快起来。也是,当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将成功与失败罗列于面前,却发现诸多目标没有达到。如是,有几人不曾哀叹,有几人不曾在伤感中自我谴责。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某天,西安市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投河自尽了。临走前,老人留给儿子儿媳一份只有几十字的遗书:“我对不起你们,没有给你们买到房子,是我一辈子的遗憾。”遗书的落款是“没有本事的母亲”。在中国,做父母者都希望孩子们生活幸福,也都希望能给子孙留下点财产,这是人之常情。但如若因为没有给孩子留下财产,就心生自责,这却不免有伤害自己之嫌。
  事实上,不单是人类,在动物界亦有这么一类奇事。大象步入老年之后,如牙口磨损严重,无法进食,为了不连累整个象群,老象便会自动脱离族群,找一僻静地方安然等待死神的来临。这与人类社会大有相似之处,舐犊之情,人象皆有,老象或许疼惜子孙,因此选择了独享寂寞。而我们中的某些人,当自认连累子孙时,也恨不得立即找一孤僻之处,独自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只是,爱子之心虽可理解,但人与象毕竟归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族群——人有着更加丰富的情感,并和这个社会有着诸多不能割舍的联系。是啊,我们因失去而自责,我们因未得到而自责,我们因无法替故人了却心愿而自责。但如若我们因自责之心而伤害自己,令自己的身体与心灵都沉浸在痛苦之中,甚至令儿女们再也见不到我们,这才是一种真正令人难过和痛苦的事情啊!
  我们实在可以列出种种充分的理由来证明,无论何种原因,我们为之自责的一些缘由,实在是莫须有之事。
我们含辛茹苦地将孩子从蹒跚小儿抚养成人,并将自己的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他们。如今,我们老了,孩子也拥有了大好家业。他们通过积极的努力,为我们带来幸福的晚年生活,我们受之无愧,哪有什么亏欠儿孙的地方呢?每一个年长者,无不为这个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大好青春、一腔热血。我们中的许多人,有的为了国家建设,不得不远离家乡,东迁西调;有的为了科学研究,不得不远赴深山、荒原,经受残酷的自然考验。我们已为社会贡献颇多,现在清静下来,该是享受回报的时候了,这何责之有?
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都曾跌倒在同一处,大家都在经历着大同小异的人生。我们为之自责的许多事情,其实都是人类在自我发展上必经的坎坷,如此,我们又为何要独独责怪自己呢?
  如若我们仔细想想,事情便十分清楚了,对自己,过去的错误早已随风而去,凭空白责只会无端伤害自己,让家人白白担忧;对儿女,好日子您是不能给他的,纵使暂时给予了,也难免会失去。
  不是吗?如果错误可以补救,积极行动比自责更有实际效果;如果儿女无法自立,我们即便责怪自己,又能对他们的生活现状有什么实际帮助呢?
  其实,因为种种原因而自责甚深的您不妨假想一下,如果我们能抛却自责情绪,生活又将会是何种模样呢?
  做长辈的因自责而陷入悲伤情绪,孝顺的儿女又岂能不为您担忧?当我们抛弃了自责情绪,不但可以让自己坦荡地面对生活,更能让儿女舒心、让朋友放心。自责过深,人难免抑郁成疾,这心病一犯,自然是什么事也做不好了。当我们放下自责的情绪,以顺畅的心态对待生活,安心享有社会回馈给我们的回报,生活进入良性循环,我们也就更能为社会、为家庭贡献自己的潜力了。看,我们实在不必过度自责,自责实在是一件徒增诸多坏处,却毫无实际益处的事。实际上,只有我们能生活得更好,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黑夜中,太阳不会因我们自责而违反自然规律不再冉冉升起;困境中,儿女不会因我们自责而幸运地抽到大奖;病痛中,身体不会因我们自责而迅速恢复机能,变得和年轻时一般无二。仔细想想,我们自责过深,究竟又有何用?
作者: 2010-5-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