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健康生活心理健康校园专题

高考后更需心理调节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高考结束了,考生们进入了“后高考时期”,而考后两周往往是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有资料表明,从高考结束到发榜前,考生出现心理问题比高考前与高考期间有增无减。有的考生原本热情开朗,但考试后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有意无意地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闭门不出,不愿见同学和亲友。有的考......

点击显示 收起


  
  高考结束了,考生们进入了“后高考时期”,而考后两周往往是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有资料表明,从高考结束到发榜前,考生出现心理问题比高考前与高考期间有增无减。这是因为,任何人在面对人生重大转折点的时候都会遭遇困惑、压力等精神方面的“折磨”。有的考生原本热情开朗,但考试后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有意无意地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闭门不出,不愿见同学和亲友;有的考生明显地表现出轻生倾向,说出诸如“活着真没意思”、“做人太累了”等话。一旦有这种情况出现,家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考生在高考期间精神高度紧张,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负荷,考试后突然彻底释放,容易形成很大的心理落差;从考后到发榜,对考生来说是相当漫长的等待,能否被录取的问题一直在纠缠着考生,容易导致考生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考试发挥不理想的考生,更容易情绪低落、灰心丧气。
  ▲别让放松变放纵
  考生的累多是“心累”。心理疲劳最明显的表现是睡眠质量差,如失眠、做不连贯的梦、在噩梦中惊醒等。考生长期复习备考,心理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高考结束后,确实需要放松一下,但放松绝不是放纵。从往年情况来看,高考后考生通常会有一段时间什么都不想做,把书本一扔,就去拼命上网、游泳、爬山、去歌厅唱歌、聚会等,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这对他们的健康很不利。压力的宣泄要缓慢进行,最忌讳的就是从考前的极度紧张到考后的极度放松,火山爆发式的压力释放易导致不良后果。这时,家长应引导孩子做些轻松愉快的事,比如全家一起出去旅游等。如果考生在考后很难恢复生活节律,注意力不能集中,也可找心理医生咨询,及时调整心态。
  ▲家长要与子女多沟通
  高考对考生来说是一次心理应激过程,即使是心理素质好的考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高考前与高考期间,孩子们忙于学习,家长和孩子较少交流思想,因此,在高考后,父母有必要与子女多沟通,以便应对即将到来的填报志愿、落榜或入学等问题。
  ▲优等生不要自寻烦恼
  在心理门诊就诊的考生中,有不少是分数达不到理想的第一志愿,却足以进入大学本科学习的优等生。他们为复读与否举棋不定,表现出烦躁易怒、坐立不安,越拿不定主意,情绪越坏。这些学生尤其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当然,心理医生不是最终拿主意的人,他们只是帮助就诊者消除心理困惑,认清自我,理清思路,使他们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考生惟有认清自我,才能解脱烦恼,心理困扰也就不攻自破。考生不要把高考成绩看作取得成功的惟一因素,要知道,许多人虽然上了重点大学,但一生仍很平庸,有些人虽然上的是普通大学或没上大学,却取得了成功。
  ▲落榜生不必妄自菲薄
  考生应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考试成绩和填报的志愿,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有考上和落榜两种心理准备,以免受不良心理刺激的影响。每年高考后,总有一大批考生落榜,其中有不少人会出现失望、悔恨、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甚至精神失常。因此,重视落榜生的心理保健尤为重要。
  当得知考生落榜的消息后,家长、亲朋好友和老师都应关心、体贴、安慰考生,体谅他们的心情,稳定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振作起来,迎接明天的新生活,在生活上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千万不可讥讽责骂、埋怨批评,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加重其心理负担。
  落榜生不要对一次失败耿耿于怀,因为越是放不下,就会越强化这种不良感受。落榜生可以约几位朋友、同学和亲人,到大自然中放松一下,或找一些喜欢的事情去做,淡化忧愁和烦恼;如果感到心情压抑,可以找家人或亲朋好友把心中的忧愁向他们述说一番,把内心的压抑、忧虑都释放出来,以减轻思想负担,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落榜生还要学会全面地看待事物、评价自己,不仅要敢于剖析自己,找出不足,而且要善待自我,爱惜生命。
  高考已经结束了,考生们为考大学苦读了许多年,等待发榜的这段日子应该完全属于自己。考生们可以帮助家长干一些家务活,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还可以外出打工挣点学费,或进工厂、下农村开展一项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调查,锻炼一下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进入高校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文/江波
作者: 2007-6-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