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健康生活运动健身运动伤害

急性腰扭伤先冷敷再热敷

来源:长沙晚报
摘要:——专家介绍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每一位运动员心中无疑都藏着一个“奥运冠军”的梦想。专家介绍,运动负伤是常见现象,最简易急救术就是止血和包扎,但一定要掌握好科学的处理方法。【肌肉酸痛痉挛】运动前一定要热身肌肉酸痛。人体运动的实质是肌肉运动,由于缺乏锻炼,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数量少,及肌肉中肌糖元的含......

点击显示 收起

  ——专家介绍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每一位运动员心中无疑都藏着一个“奥运冠军”的梦想。新华社 发

      指导专家
  
  谢清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胡伟敏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新闻提示
  
  上周奥运会,体操男子全能决赛中,来自天津的小将陈一冰,他在单杠上落地前的大回环时,护掌突然断裂,直接从杠上掉了下来,他感觉自己的手受伤了,最后放弃了自由体操比赛,而无缘冲击这个项目的奖牌。随后,在男子重剑赛中,又见我国剑手及匈牙利剑手的意外负伤。
  
  专家介绍,运动负伤是常见现象,最简易急救术就是止血和包扎,但一定要掌握好科学的处理方法。
  
  【肌肉酸痛痉挛】
  
  运动前一定要热身
  
  肌肉酸痛。人体运动的实质是肌肉运动,由于缺乏锻炼,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数量少,及肌肉中肌糖元的含量偏低,会致使肌肉产生疲劳。
  
  产生肌肉酸痛后,可进行热敷、按摩,从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可在清晨空腹一杯温白开水,以减少疲劳和酸痛;在饮食上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利于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减轻酸痛程度。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它是由于局部肌肉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以及由于肌肉过快连续收缩,从而破坏了肌肉收缩和放松的协调关系所造成的。此外,腿抽筋同气温、情绪也有密切关系。
  
  这时应尽快对其进行牵引。易发生抽筋的部位主要是小腿的腓肠肌,即小腿抽筋。此时应尽快将抽筋者平放在地上,抬高已发生抽筋的腿,并用双手按住脚掌、脚趾部位,用力向里压,做足的背伸练习。
  
  【健身提示】很多运动损伤都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若要减少运动损伤,关键是运动前一定要热身,运动后要放松。准备活动要充分,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慢跑、压拉关节或抖动全身。要避免做单一的强化训练,防止局部肌肉负荷过重而受伤。
  
  【腹痛以及昏倒】
  
  大运动量前少喝水
  
  腹痛。在大运动量(如篮球、长跑等)前应少量饮水,从而避免由于大量饮水而造成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在准备活动充分后,调动起内脏器官与肌肉的协调工作能力,避免出现腹痛。
  
  若腹痛是由于准备不够造成的,应在运动中调整运动强度,如在长跑时放松一下,适当减慢速度,使呼吸频率能够适应运动的节奏;若是由于吃得过多,或者是饮水过多而引起的胃肠痉挛腹痛,要立即停止运动,避免发生“胃穿孔”;若腹痛是由于肝脾破损而引起的,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昏倒又称运动性昏厥。运动过程中,由于血液基本上集中到了人体的四肢,因而脑部供血不足等原因,就有可能造成短时性知觉丧失。此外,中暑及运动性贫血,都有可能产生运动性昏厥。
  
  首先要将昏倒者平放,足部要高于头部,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到脑部,避免血液流向四肢,同时用指压人中等穴位。若伴有呕吐现象,要让其侧卧以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对于停止呼吸者,一定要进行人工呼吸,并紧急呼救“120”救护车。
  
  【健身提示】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骨骼、关节、肌肉的负荷能力。在多组运动锻炼中,每组练习之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损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
  
  【扭伤以及挫伤】
  
  先冷敷然后再热敷
  
  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和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扭伤是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而造成的。急性腰扭伤,可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24小时后再热敷;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第二天后开始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疼痛、皮肤青紫,可用陈醋半斤加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重度扭伤的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冷敷,不要乱揉,防止增加出血量,48小时后该用热敷。
  
  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的挫伤,致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他组织受伤,伤部皮肤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方式可同扭伤处理法。当伤部为开放性损伤时,要对伤处做医学处置,还要严格控制鱼、海鲜、鸡及红肉的摄入量,以防“酸性食品”造成感染及疤痕过大等。
  
  【健身提示】止血和包扎,是两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简易急救技术。外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法、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缚后以肢端腊色为宜,呈紫红色则为不当,如系上肢应每隔20~30分钟、系下肢应每隔45~60分钟放松1次,必须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与时间,并迅速送医院。包扎有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痛的作用。
作者: 2008-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