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药监专刊

李江宁:一切为了奥运药品安保工程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李江宁出生于宁夏海原山区的一个北京知青家庭。1994年,17岁的李江宁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制药专业。1998年,他大学毕业分到了北京,分配到了北京市药品监督办公室。2000年2月,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李江宁先后供职于医疗器械处、市场监督处。...

点击显示 收起


    
  李江宁出生于宁夏海原山区的一个北京知青家庭。1994年,17岁的李江宁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制药专业。1998年,他大学毕业分到了北京,分配到了北京市药品监督办公室。2000年2月,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李江宁先后供职于医疗器械处、市场监督处。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他都以满腔的热情,忘我的精神,用他那高山、黄河孕育出的豁达、坚毅的性格去面对,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2005年初,北京奥组委正式成立并全面开始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落在了李江宁的头上——制定起草《2008北京奥运会药品供应和安全保障运行纲要》(以下简称《北京奥运药品安保纲要》)。
  《北京奥运药品安保纲要》是按照国际奥委会要求,奥运承办城市必须提交的奥运城市运行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一全新的工作任务,李江宁深感责任重大但又无比光荣,他向局领导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
  李江宁最为崇拜的人生格言之一是拿破仑的“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他的人生信条中也有同样的一句话:只要有心,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对于《北京奥运药品安保纲要》,国际奥委会有特定的体例、格式以及内容要求,它完全不同于我们国内通行的文体风格,纲要的起草者不仅要熟悉我国所有的药品监管法规政策、药品生产供应水平、医疗体系、急救程序等等专业知识,更要掌握国际通行的表达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特定的运动会语言,两者缺一不可,其难度可想而知。李江宁首先想到了悉尼奥运会、雅典奥运会的药品安保运行纲要,他向北京奥组委咨询,希望通过奥组委得到悉尼和雅典的纲要范本加以借鉴,但遗憾的是,北京奥组委无法得到所需的范本。面对困难,李江宁只能从头做起。没有范本,就从头学,他找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咨文,一遍一遍地学习、揣摩;他通过奥组委医疗卫生处,一次一次地向国际奥委会官员虚心请教;卫生局、图书馆、临床医院、体育场馆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多少个夜晚,多少个周末假日,李江宁抛下新婚不久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只身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在他的案头、床前、公文包里,摆放的是西方行政学、运动医学、药学、诊断学、抢救学等各种专业书籍,他像婴儿一样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
  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一稿、二稿、三稿……一份按国际奥委会标准完成的数十万字的《北京奥运药品安保纲要》终于诞生了。纲要如期交到了北京奥组委,并很快被送至国际奥委会。面对如此标准、详实的《北京奥运药品安保纲要》,国际奥委会的官员折服了,他们给予了北京奥组委高度评价与赞扬。李江宁为药品监管系统、为首都北京、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北京奥组委的一位官员曾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国际奥委会医疗卫生部主任肯贝斯博士是一位固执的老人。在北京奥组委开始着手药品安保工作之初,肯贝斯博士对北京奥组委的工作充满疑虑。而李江宁出色的工作,使这位公认的冷面先生从不屑一顾到信任有加,从开始接触时的礼节性握手到一见到他就拥抱亲吻,宛如亲人一般。
  自2005年8月开始的一系列奥运测试赛上,李江宁起草完成的奥运药品安保纲要经受住了大赛考验。实践证明,纲要是完善可行的。2006年,李江宁又协助北京奥组委编写了难度同样极高的奥运用药指南,再一次赢得了国际奥委会官员的赞赏。2007年,同样在一次医疗行业迎接奥运的千人大会上,北京奥组委卫生处处长甄小珍动情地说,感谢药监局,感谢李江宁!前不久,李江宁光荣地当选为北京“药监之星”。
   (高军)
  栏目主持人:王春梅
  电子信箱:wangcm@cnpharm.com
  联系电话:(010)62213355-2636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