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医疗器械与设备

西药及医疗器械类商品2004年进出口情况分析及2005年预测

来源:医药网
摘要:据海关统计,2004年1-12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为221。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30亿美元,同比增长23。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

点击显示 收起

    据海关统计,2004年1-12月,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总额为221.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24%。其中,进口额为101.30亿美元,同比增长23.84%;出口额为119.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34%。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4.5个百分点,进口额和出口额双双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进出口额相抵,实现贸易顺差18.42亿美元。

   

    西药类商品包括西药原料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及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用敷料、农药。2004年1-12月,我国西药及医疗器械类商品进出口额为211.52亿美元,同比增长26.78%。其中,出口额为11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9.10%;进口额为99.04亿美元,同比增长24.24%。贸易顺差额达13.4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在医药保健品中的比重分别为95.70%、97.77%、93.95%。

   

    2004年,西药及医疗器械类商品进出口主要情况如下:

   

    一、西药原料药仍是出口支柱,医疗器械紧随其后。

   

    我国是西药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长期以来西药原料药一直是医药行业的出口支柱,2004年也不例外。全年,西药原料药进出口总额为111.03亿美元,同比增长25.66%。其中,进口额为49.07亿美元,同比增长29.38%;出口额为61.96亿美元,同比增长22.86%,贸易顺差达12.8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在医药保健品中的比重分别为50.23%、48.44%、51.75%。

    

    医疗器械是医药保健品中第二大进出口商品。全年,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为60.60亿美元、同比增长28.31%。其中,进口额为32.83亿美元,同比增长22.98%;出口额为2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5.25%。贸易逆差为5.06亿美元。进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在医药保健品中的比重分别为27.42%、32.41%、23.20%。贸易呈逆差说明,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国际竞争力较弱。

   

2004年西药原料药和医疗器械进出口情况

   

类别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进口额

(亿美元)

进口同比增长

(%

出口额

(亿美元)

出口同比增长

(%

西药原料药

111.03

49.07

29.38

61.96

22.86

医疗器械

60.60

32.83

22.98

27.77

35.25

     二、西成药、生化药、医用敷料保持增长。

   

    我国西成药绝大部分是仿制药,出口没有优势。全年,西成药进出口总额15.77亿美元,同比增长15.27%。其中,进口额为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13.40%;出口额为3.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62%。贸易逆差9.58亿美元。受半合抗原料价格起伏影响,含有头孢三嗪的药品、含有先锋霉素的药品、含有氨苄青霉素的药品、青霉素V制剂、含有头孢噻肟的药品出口价格持续攀升。

   

    生化药是我国有独特优势的商品。全年进出口总额为5.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15%。其中,进口额为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06%;出口额为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0.67%。贸易顺差0.58亿美元。肝素钠曾经是生化药中的佼佼者,出口额曾经达到近亿美元。近年来国外对肝素钠检测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国际跨国公司兼并重组后,经营策略发生较大变化,我国肝素钠出口锐减。全年肝素钠出口数量为64.98吨,金额为4.87千万美元,同比数量减少27.56%,金额下降25.70%。

   

    医用敷料也是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全年医用敷料进出总额为4.89亿美元,同比增长27.82%。其中,进口额为0.42亿美元,同比增长65.44%;出口额为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5.14%。贸易顺差4.05亿美元。

   

    三、两大战略品种一喜一忧。

   

    维生素C和青霉素工业盐是我国原料药的两大战略品种,是我国原料药的骄傲。在国际竞争中,维生素C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青霉素则还有待在行业整合和技术革命方面突破重围。

   

    维生素C 2004年1-12月出口数量为6.71万吨,同比增长25.02%,出口金额为3.1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76%。全年,维生素C的出口价格下滑趋势明显,出口平均单价已由去年同期的6.10美元/公斤下降到4.64美元/公斤,同比下降了23.93%。据分析,此次维生素C价格下滑属于理性回归。由于前些年日本武田公司和瑞士罗氏公司先后退出维生素C领域,市场出现了短缺,维生素C价格从2002年5月份以后一路飙升,至2003年4月涨至12美元,此后因传出罗氏公司在美国的工厂复产的消息,价格在6-8月3个月内又迅速下滑至4美元以下,9月底以后,市场突然出现货紧价扬的局面,据说,是因为罗氏公司向DSM公司交接时,没有现货造成的。至12月,维生素C价格又升至9.5美元左右。2004年,受国内企业扩产和中间商压价影响,维生素价格开始回归。一年来,维生素的价格未出现预想的“雪崩”,而是成功地实现了从“危险”的高位平稳回归至合理的水平。

   

    青霉素工业盐 2004年1-12月出口数量为1.04万吨,同比(1.07万吨)下降了2.80%,出口金额为0.99亿美元,同比(1.41亿美元)下降了29.79%。平均价格6.00美元/十亿单位,同比(8.30美元)下降了27.71%。由于中国青霉素工业盐的低价冲击,导致印度于8月停止青霉素类和6-APA的进口许可审批。印度此举给我国青霉素生产企业敲响了警钟,如果继续低价竞争不加以改变,并对印度相关行业造成损害,印度将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据可靠消息,印度有关当局已经接到印青霉素生产商协会的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青霉素工业盐进行反倾销调查,据以往经验,印有关当局接到申请一般会予以批准。还有比反倾销更加严重的威胁,反倾销只是在一段时间内造成影响,而荷兰DSM公司宣布采用酶法技术生产7-ADCA则可能是从根本上否定青霉素工业盐存在的合理性,我国作为青霉素工业盐第一产销大国将受到致命打击。面对印度拟议中的反倾销和荷兰的技术革命,我国青霉素工业盐行业已经到了危险的时刻,有关利益各方应该立即抛弃狭隘的局部利益,站在全局的高度,以诚相见,共谋生存和发展。

   

    四、我对三大贸易伙伴美国顺差、日德逆差。

   

    从出口市场看,全年我西药及医疗器械类商品与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相抵,与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的顺差额为0.94亿美元,同比(0.56亿美元)增长67.86%;与第二大伙伴日本的逆差额达6.20亿美元,比2003年的逆差额(4.28亿美元)高出1.92亿美元,逆差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与第三大伙伴德国的逆差额为3.40亿美元,同比(3.42亿美元)减少200万美元。造成我国对日本和德国贸易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出口商品结构不同,我以原料性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日德以药品及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贸易逆差的国家(地区)还有,韩国0.48亿美元、台湾省2.29亿美元、英国0.78亿美元、法国2.55亿美元、俄罗斯1.55亿美元、马来西亚0.40亿美元。造成逆差的原因各有不同,除了出口商品结构不同外,还有从某些国家,如俄罗斯,进口医药原材料较多有关。

   

    五、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及出口退税率下调影响较大。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尽管存在着美日欧等一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5-17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