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药材市场分析

近期热点品种浅析(天麻、丹参、柴胡、山药、红花、黄连)

来源:中国药材市场
摘要: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影响,股市开始从震荡中趋稳,药材市场涨价也随淡季天热而降温,近期涨价品种较前期减少,但仍有部分品种如天麻、丹参、柴胡等受减产减种和人气影响,仍呈稳升市态。也有部分品种如山药、红花等受库丰,种植面积大,价格下滑,黄连青黄不接,价涨。现分述如下:天麻:分野生和家种两种。野生天......

点击显示 收起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影响,股市开始从震荡中趋稳,药材市场涨价也随淡季天热而降温,近期涨价品种较前期减少,但仍有部分品种如天麻、丹参、柴胡等受减产减种和人气影响,仍呈稳升市态。也有部分品种如山药、红花等受库丰,种植面积大,价格下滑,黄连青黄不接,价涨。现分述如下:

    天麻:分野生和家种两种。
    野生天麻分布在云南的彝良、大关等地,贵州的大方、正安等地,四川的叙永、古蔺以及陕西、河南、湖北、安徽、吉林等省区。
    家种天麻分布在陕西、宁强、城固、佛坪等地,湖北的保康、房县、英山等地,湖南的靖县、沅陵等地,河南的西峡、栾川以及安徽的金寨、岳西和贵州、吉林等省区,以陕西、湖北、安徽量大。
    近年野生天麻资源已少,天麻市场大部分靠家种货源供应。
    天麻因前几年烂市,销路不畅,各地减种产量下降,经过几年的消耗,库存见底,2000年上半年曾涨到240元/公斤,高价又激起了农民的种植热情,在老产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几个新产区,栽培面积增长近1倍,到2003年,天麻又严重产大于销,统装家种天麻降到了40—50元。
    由于天麻有性繁殖生长期需2—2.5年;无性繁殖需1—1.5年生长期,而且小白麻和米麻还要作种麻继续繁殖,连续繁殖的结果使天麻生产在产大于销的市态下,难以迅速调减下来,所以这几年天麻的产量和库存一直很大,价格也一直低迷不振。如2004年12月份一二级天麻40—50元/公斤,2005年同级产品小升到62—72元。
    近期天麻价格开始缓升,原因有三:
    (1)天麻自2005年尤其是2006年和2007年,由于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以及劳动工费提高,过去种天麻用工30元/天,现在涨到50—60元/天,但天麻价格没有大幅上升。农民觉得种天麻时间长,不划算,不如去打工、经商,跑运输,所以老产区栽培面积调减50%左右,新产区栽培面积没有发展,产量也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请见下面调查表(调查者提供)
    天麻产量比较表 (吨/年)
          地区            2000年产量          2006—2007年产量
          浙江磐安          150                       20
          湖南怀化          150—200                  10
          贵州毕节          200                       30
          陕西汉中          600                       200
          陕西商洛          800                       200
          安徽大别山三县    1500                      600
          湖北下堡坪周边    200                       600
          东北凤城          80—100                   10
          总计              3700                      1700

    从以上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7年天麻全国产量下降2000吨。
    (2) 近年天麻库存丰厚
    2000年天麻市场出现240元/公斤高价之后,极大地刺激全国农民种天麻的积极性,产量曾一度达3000多吨,2003年天麻价格急剧降到40—50元/公斤,天麻生产才调减下来。这几年天麻价格在生产调减情况下,没有出现大涨,主要原因是2000年以后积下来的库存丰厚,这几年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随库存的消化,天麻价格在消化中缓升到现在的(2007年6月底)66—70元/公斤(统货)、80—90元/公斤(一二等)和62—70元/公斤(三四等)。
    (3) 天麻近年缓升的原因是天麻的销量有增无减。除用于平肝、熄风、止痉外,现代中医药还广泛用于脑震荡后遗症、梅尼尔病、高血压等症,患者服量像吃白木耳,枸杞子一样,论斤购买,长期服用,年销量(包括出口)达1500—2000吨之多。而且天麻正向营养保健品领域发展。以上是天麻近年缓升的主要原因。

    丹参是中药材中大宗品种,适应性很强,全国各地既有野生分布,又有人工栽培。现野生资源已少,近年形成的家种主产区有四川中江、陕西商洛、山东临沂、河北安国等地区,年需量在6000—7000吨之间(出口1000—2000吨除外),主要是家种丹参为主。家种丹参自91年—2005年间,长期低价运行15年,除98年曾涨到11—13元/公斤外,基本在4.5—5元/公斤和5—6元的低价位。近期家种丹参涨到9—11元/公斤,导致丹参价格上涨的原因如下:
    (1) 现代农业的发展严重冲击了丹参种植。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飞速发展,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粮、棉、油、水果、蔬菜等在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动下,产量和质量都有大幅提高,亩效益均在1500—2000元上下,有的农产品如花生、辣椒等亩效益在1500—1800元/亩和4000—5000元/亩。两年生丹参(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栽),平均亩产300—400公斤/亩,按6.5元/公斤计算,两年亩效益在1900—2300元,平均每年每亩950—1100元,农民种丹参的亩效益远远低于种植其它农作物的亩效益。经济效益的比较,导致农民对丹参减种、弃种,丹参产量逐年下降。
    (2) 政策原因 
    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了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优惠政策,如免除农业税,粮、棉、油价格直补,农资、农机、农电、燃油直补,土地直补等。党和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的鼓舞了农民种粮、种棉、种蔬菜以及发展现代养殖业的积极性。农民热衷于现代农业而疏冷偏废了丹参种植,造成丹参产量下降,价格上涨,这是丹参涨价的又一原因。
    (3) 农民外出务工工资提高
    这几年农民进城务工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农民工每月工资收入1500—3000元,年收入在1.5—2—3万元,农民种一亩丹参每年才收入1000元/亩,远远低于外出打工收入,打工和种丹参的收入悬殊,造成丹参的减种、弃种,产量下降,这是丹参涨价的第二个原因。以上原因导致丹参的价格上涨。

    柴胡:家种柴胡生长期1.5—2年,而且亩产只有70—90公斤,一年生柴胡产量更低,按柴胡涨价后20元/公斤计算,亩效益只有1500—1800元,属家种中药材中低产低效益品种,而且目前还没有提高产量的措施和技术。而种白术、当归、白芷亩效益均达5000—7000—10000元或更高,农民面临着高效益的品种选择,都不愿意种低效益的柴胡。这几年全国各地种柴胡面积都很小,今年柴胡种植面积仍小,柴胡后市仍将缓升。
    其次是野生柴胡资源已少,而且越挖越小,目前市场大部分货源靠家种柴胡供应。另外近年用柴胡开发的新产品不断增加,如柴连口服液等,使柴胡用量增加。以上原因导致柴胡价升。近期家种柴胡由原来的15—16元涨到21-25元/公斤。

    山药自2000年之后,江苏丰县、沛县的山药新品种——凤山药(花籽山药、水山药)以优质、高产(较怀山药增产1倍),很快在全国尤其在黄河流域得以推广引种。尤其是河北蠡县、容城、安平等周边几县,农民投巨资几百亩、几千亩、上万亩的种植山药,几百里的公路沿途一望无边的山药田。在这里山药亩产达5000—7000公斤/亩。这几年山药鲜品达2.4—3元/公斤,高价时达3.6元/公斤,农民亩收益在15000—20000元/亩,农民岂能不种?而且这几年山药销路很好,既可药用,又可作保健品食用,每年秋末,京津沪等城市的蔬菜市场开车到地头收购,安国、亳州等市场的药材加工户也积极参与。农民种一亩山药就是一桶金。
    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商品都受供求矛盾所左右,毫不例外,山药作为一种商品,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山药自2005年尤其是2006年以来,正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量变到质变的市场变化。2006年秋末,这种变化更为明显突出。这几年博野、蠡县、容城等县成千上万吨山药走销不及,尽管两大药市和城市蔬菜市场积极收购,但乡乡堆积如山的山药,还是不见消化,农民只好挖窖或入冷库储藏,到2007年夏,农民储藏的山药还有大部分没有销完。更可悲的是这些地区农民因种山药多年受益,不肯弃舍,大量的山药秧苗又不愿扔掉,今年山药种植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削减,农民还在企望在山药田掘到一桶桶金呢!目前山药鲜品降为1.6—2.4元/公斤,山药毛条今年降到6—7元/公斤,光条统货降到11—14元/公斤,均走销不畅。
    山药的出路在于饮料保健品领域的新开发。如能在明年奥运期间,推出一种山药产品品牌,山药仍可辉煌几年!

    红花2003年以后,由于棉花价好(2003年籽棉曾达到7—7.5元/公斤)新疆红花产区有大片土地又光照充足,新疆农民弃红花而大面积种棉花,造成红花连年大幅度减产,到2005年7月初,红花产新,明显大幅度减产,各市场药商积极深入产区抢购,推动了红花价涨,当年红花由产期的45元/公斤,涨到80—100元/公斤。到2006年春,红花涨到120元/公斤,此时正是红花种植季节,120元/公斤的高价,直接刺激了新疆及其他次产区农民种红花的积极性,红花种植有大幅增加,当年2006年7月,红花产新,量大货丰,而入产区收购的药商观望而不敢入手,红花降到75—80元/公斤。后又降到50—55元/公斤。目前面临2007年红花产新,现在红花市场价已降到45—46元/公斤。云南红花降到40—43元/公斤,今年产新后的红花降价已成定局,但受采摘工时费上涨影响,跌幅不会太大。

    黄连生长期3—5年 ,今年起挖的黄连多是2002—2004年栽种的,这两年黄连价格高达150—160元/公斤,高价刺激了黄连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另外06年黄连产新价低在42—45元/公斤之间。农民嫌价低又不愿采挖,一部分06年应采挖的黄连推迟到今年采挖,据产区连农估算,今年黄连起土面积在3万亩之间。按黄连亩产200公斤计算,今年黄连的产量应在6000—7000吨,加上产区及全国各大药市的陈库存,今年产新后黄连社会库存在万吨是有可能的。
    因此,今年黄连产新价格将下降。近期因产地上市量小价格上涨,安国市场黄连价升为52一54 元/公斤(鸡爪连)和55—57元/公斤(单枝连)。(李焕普)

 

作者: 2007-7-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