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药材市场分析

近期几种药材短评(双花 三七 麦冬 细辛 当归 川贝母 天麻 猪苓等)

来源:中国药材市场
摘要:三七:随着产地及市场购销形势的转缓,安国市场价格继续回落1—2元,120头价60—61元。三七连续两年减种,今、明年产量将降,推动前期价格上涨,使得06、07年入手囤积商已有利润,随囤货不断脱手,三七价格将在升升降降中前行。目前市场处在淡季,人气不如前两年,三七库存对后市价格上行将产生消极的影响,三七价格可能......

点击显示 收起

    双花:河北巨鹿、河南封丘已进入二喷花采摘期,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市场经营商在产新初期积极补仓,正在缓慢消化,致使产地采购商较前期明显减少,河北巨鹿产地新货收购价较前缓慢下跌,白花价格由78—80元降至74—76元。市上因今年产新价高,关注的商家不如去年产新时,价格暂时平稳,河北巨鹿货78—82元。从近期河北、山东、河南双花产新情况看,河北巨鹿今年产新面积比去年增加,近有说亩产量不高,河北产区产量不会少于去年;河南产区农民采收积极,但是根腐病较重,面积缩减,新货产量较去年有所减少;山东产区价高农民重视采集,新货产量也增加。今年家种双花全国产量与去年总体持平或稍有增加。只是采摘费用高,肥料等涨价,农民难以接受价格下滑而惜售,将阻碍产新期间价格的回落。还有湖北、江西、湖南等南方产区的双花即将产新,产区多产量大,与北方产区双花相比价格差距已明显大于一两年前,是否影响今后的销量也需要关注。现在双花销售进入淡季,新货还在不断上市,又因价位高,专营户购销不如去年,在利空消息影响下,双花价格回落应是趋势,不过幅度不会太大。

    三七:随着产地及市场购销形势的转缓,安国市场价格继续回落1—2元,120头价60—61元。三七连续两年减种,今、明年产量将降,推动前期价格上涨,使得06、07年入手囤积商已有利润,随囤货不断脱手,三七价格将在升升降降中前行。目前市场处在淡季,人气不如前两年,三七库存对后市价格上行将产生消极的影响,三七价格可能还会有小幅回落。但是今年下半年,三七产量毕竟小,从长远看,这次价格回落是对未来走势的调整。在产新时或结束后,三七价格还有上涨可能。

    麦冬:6月10日下午,四川报来唐家山堰塞湖危险解除,对麦冬产区影响也随之过去。由于今年麦冬新货产量大,在近两三个月又处于销售的淡季,据此麦冬后市行情将处于回落的态势。

    细辛:辽宁、吉林各产区均已进入产新期,鲜全草的收购价由去年的3.5-4元/公斤降至2.8-3元/公斤,干货尚未上市,产地陈货价格尚未有明显的变化,全草价24-25元/公斤。安国市场受产新的影响,各规格下降1-3元,全草(不夹叶)23—24元,根33—45元。自2007年下半年,随细辛价格的走低,关注商越来越多,08年上半年商家悄悄地入手囤积。细辛是一个生长期长的品种,受价格下跌影响,2006、2007年出现减种,其中2007年减幅更大些。由于两年前为种植高峰,细辛的产量高峰年还会持续为3年左右,细辛价格也将继续在低谷徘徊。

    进口泻叶:近期市上有大货走销,价格又上浮0.5元,一般货11—11.5元,佳品12—12.5元。自此,进口泻叶的价格进入了新一轮的高价期。回想两年前,进口泻叶不断有大批的新货从印度进入中国国内,冲低了国内的成交价格,安国市场最低时仅有4.5—5元,有说当时印度国内产区仅有1—2元。进口泻叶价格大幅度走低,重创印度国的生产。2007年、2008年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减少,出口量的下降更为明显。2008年进口泻叶新货大货组织难度明显增加。进口泻叶价低时,市上商家大量囤积。过去的一年多,库存消化加快,有专营商统计,现在的陈库存仅有两年前的10—20%。进口泻叶来货量明显下降,市上库存大幅减少,推动价格走高。下半年,进口泻叶仍有再涨的可能。

    当归:进入淡季以来,甘肃岷县、渭源、陇西产地价格止降转稳,近日成交价格反弹2—3元,甘肃渭源会川散归价由18—19元上涨为20—22元。当归2007年产量大,产新以后一直处于逐步下跌的态势,逢淡季价格为何出现反弹:一、当归药食两用,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的食用量较大,近几年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甘肃产地反映,由于当归头片等上等货在广州销路好,本地饮片加工户采购量明显增加。二是农民因价格下跌惜售。以当归目前价格计算,农民种植效益仍高,但这要与相应情况比较。当归在经历2005、2006年两年价好,2007年种植热情高涨,春季苗的价格创历史最高。依此计算,农民一亩地投入在4000元以上,而前期价格下跌至20元以内,使得农民处于亏本或微薄的状况。何况有过2005年和2006年的好行情,农民不乐意出售。三是前期甘肃产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不仅是农民,还有商贩、加工户的心态都在发生变化。但是当归2007年产量大,农民手中尚未出售的量还相当大,后市价滑是大趋势。 今年春种时种苗价低供应充足,今年种植不仅是面积扩大,生产成本也下降不少,到今年产新价将大降。

    川贝母:天热已是销售淡季,今年川贝母走势却异于过去的两三年同期的走势,尤其是炉贝近期走势表现更为强些,一个月间价上涨20—40元,达690—800元。川贝母产新临近,新货上市还需要的时间长些,供给处于青黄不接时,而今年四川又发生地震,激起一些专营户关注的热情。但是至于对川贝母的产量有多大影响,也只有产新时才会明了。川贝母中的炉贝价格与松贝、青贝相比较低,这也是走销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近半年以来,物价不断上涨,工值也高,今年川贝母产新价难下,也有上涨的基础。

    天麻:在徘徊了几个月后,随着淡季销量的下降,价格开始缓缓下跌,原统货跌为70—80元。天麻价格回落除以上原因外,还有连续两年价好,08年陕西、湖北、安徽产区已恢复种植,这是一,二是天麻前几年积累的陈库存,质量已不如前,淡季来,欲脱手的人增加。今年物价上涨明显,天麻产新价格过低农民不会卖,后市价格回落的空间 不会太大。

    九节菖蒲:产新结束,陆续有新货入市,由于野生资源越挖越少,而恢复需要时间,今年新货产量在高价影响下增幅不大。九节菖蒲体小,资源越来越分散,采挖不易,产区收购价高于去年,市场价格也就难下。

    车前子:江西新干、泰和产区农民收割完毕,新货已开始上市,今年江西产区报新货量下降。市上受新货不久将大量上市影响,价格比前期下降0.5—0.8元,为9.8—10.2元。今年之初,南方出现罕见的低温冰冻,在此影响下,车前子价格由9.5—9.8元升至11元。之后的三四个月里,车前子陈货消化不是很好,产地收购价高于去年,致产地商贩收购不积极,市场经销商购货迟缓。近期,正值车前子新货上市时,价仍有下滑的可能。

    甜瓜子:属于小品种,由于前几年的价低,农民忽视收集,市上库存被消化。近期有成都商家购货,价又涨2—3元,为22—24元。

    半枝莲:第一茬产新,已有新货小批量到市,价5.6—5.8元。近两年,河南确山产区夏枯球效益好,半枝莲种植面积缩减明显,今年产新面积为近来最少,而二、三茬除草费事,产量也低,不少农民收完一茬后改种菜或其它,减少新货产量。半枝莲积存在亳州、安国、禹州市场的陈货,近一年来已被消化,所以,半枝莲产新以后价格将稳中有升。

    猪苓:正值产新期 ,今后新货上市量将逐渐增加,价格较前下跌5元,为110一115元。今年陕西、山西及东北三省产区降雨比较多,有利于猪苓的繁殖和采收。去年产新价涨,刺激今年山区农民采挖收集的积极性,产量增加是事实。不过,人们外出打工收入不低,价低农民不愿卖,产地收购价高而不下。猪苓受新货大量上市影响,价可能还会降些。

    粉防已:近来市上有商家寻货,成交价36—38元。此品野生于安徽、江西等地,近两三年价格由十几元续涨至35元以上,价已翻番。进入08年粉防己新货上市量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但涨价速度转缓,下半年又要产新,粉防己后市如何变化?一、粉防己尚无家种,野生资源越挖越少。二、粉防己越挖越远,工值上涨成本提高,收购价将难下。三、粉防己每年产新都有厂家在产地搜寻货源,入市量不大,亳州、安国市场库存微薄。所以粉防己后市仍有上涨空间。

作者: 2008-6-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