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药材市场分析

药材市场逐现低迷 行情进入震荡调整期

来源:www.emedchina.net
摘要:当前中药材市场行情如江河日下,落价的品种接踵而至,涨价的药材寥若星辰。多数药材销售处于“短路”或“休眠”状态。当前中药材市场行情为何如此低迷。也正是由于上述不确定性,造成了次贷损失的难以计量和对市场的巨大冲击。...

点击显示 收起


当前中药材市场行情如江河日下,落价的品种接踵而至,涨价的药材寥若星辰;多数药材销售处于“短路”或“休眠”状态。经营商也多是祈盼涨价,囤积者更是叹息不知何时才能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前中药材市场行情为何如此低迷?经营者该如何应对?
 
    国际金融震荡不利影响步步渗透制药领域,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土崩瓦解。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次贷危机风险的承担者是全球化的,所造成的损失是不确定的。也正是由于上述不确定性,造成了次贷损失的难以计量和对市场的巨大冲击。那么,次贷危机会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因此,次贷危机可能会对我国未来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出口的影响,一方面会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而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国际金融的持续震荡,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其副作用进一步侵入了医药领域。一些制药企业尤其是出口产品,受到了较大冲击,所以多数国内制药企业便压缩了生产,减少了原料采购
 
    从紧货币政策间接压缩厂家药材采购量
 
    当面临比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时,央行往往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手段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提高了利率、银行紧缩了银根,企业的贷款难度就会加大,社会扩大再生产滞缓。国内一些制药企业去年受国家货币从紧政策影响,贷款困难,进一步影响了生产,从而不得不减少了药材原料采购量,这也是当前药市行情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而今,中国楼市已摇摇欲坠,股市也出现大幅波动;随着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企业成本在上行;同时,次贷危机仍在继续深化,随着世界经济放缓,外部需求也在下行。两面夹击之下,企业利润出现了快速下滑。受诸多因素影响,对目前疲软的药市无疑是雪上加霜。
 
    药材行情自身具有周期性
 
    中药材市场自放开经营以来,行情便起伏不定,时而一路高歌,时而浅吟低唱;时而艳阳高照,时而又雨雪霏霏;每隔3~5年或是8~10年,药市都会有一次大的行情波动,周期性地循环着。
 
    自2003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风起云涌,涨价的药材如群星闪烁。无论是家种药材还是野生品种,在过去5年多的市场行情变化中几乎都上了一级台阶。当然,这轮涨价与生产成本及劳动价值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至于自然灾害、疫情、人为因素,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药材自身的市场周期变化才是行情转变的大趋势。
 
    由于2003~2007年上半年药材价格普遍上涨,因此家种药材生产逐渐大面积恢复,野生品种在高价的刺激下产量也不断增加。山雨欲来风满楼。从2003年至今中药材市场持续了5年的繁荣,也同时蕴藏着下一轮的周期调整的可能性。
 
    囤积风淡化,人气低落
 
    当药市行情彩旗飘飘、牛气冲天时,人气随着行情高涨而膨胀,行情随着人气不断升温而走高,所以,无论买什么品种几乎都可以赚到钱。当药市行情风向转变,则如大河东流,一泻千里。即使有少数品种还在逆流而上,但也显得身单力薄。
 
    俗话说,买涨不买落,兵败如山倒。主力军已撤退,剩下的散兵游勇,谁也不敢轻易去踩响地雷当烈士。市场人气的低落,买货囤积者越来越少。因为在熊市行情里,靠囤积很难挣到钱。囤积风的淡化、人气的低落,使得药市还原了真实的面目,但是少了人气的药市行情则更加萎靡不振。

   行情进入震荡调整期
 
    由于大部分中药材的价位在过去的牛市行情中已得到了提升,有的甚至身价翻了几番。随着生产的恢复及产量的增加,价格自然会出现回落,行情也进入了震荡调整期。调整有利于生产的增减、库存的消化,也有利于下一轮周期步入正常运行轨道。
 
    市场在调整,人的思想也要调整。在调整期,作为经营者应当客观、理性面对,既不要让消极悲观的情绪蔓延,也不要浮躁与盲动,更不可坐以待毙,而要积极地进行调查、了解,分析下一轮周期可能蕴藏着商机的品种。要知道,机会降临的时候,只有事先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
 
    经营对策
 
    目前,药市已进入低迷调整期,作为经营商该如何应对?第一,如手中有货要抓住反弹机会抛售;第二,若手中无货也不要急于建仓,因为有的品种还未到底,要进一步观察等待;第三,选择1~3个品种正常经营,并对其行情长期跟踪;第四,深入产区做好调查,掌握生产情况;第五,从低价行情中寻找孕育商机的品种,并选择时机建仓。
 
    总之,当药市行情处于低迷困境之时,经营者要有着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瞅准时机偶尔打几场“游击战”也未必不可。但是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以免再次陷入“埋伏”,也不必自暴自弃,坐吃山空,而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重整旗鼓,并继续寻找“价值洼地”的投资思路。
 
    中药材市场行情变化,既受外部因素影响,又有着自身的周期规律。自2007年下半年始药市便进入了震荡调整期,作为经营者应当清醒认识到药市行情周期变化。估计这轮周期调整要持续到2009年,2010年便会逐渐从低迷中走出,药市行情将再次重焕活力。
作者: 2009-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