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药材市场分析

今年半夏价又涨

来源:中国药材市场
摘要:半夏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是药材市场上的主流品种,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历年来为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所重视。自本世纪初至今,半夏产不足需,缺口继续加大,价格连续10年上涨。由2001年的20元(千克价,下同),上涨至2009年的70元,今年又上涨至140-150元,同比上涨114。半夏10年价升已引起国内外医......

点击显示 收起

    半夏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是药材市场上的主流品种,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历年来为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所重视。自本世纪初至今,半夏产不足需,缺口继续加大,价格连续10年上涨。由2001年的20元(千克价,下同),上涨至2009年的70元,今年又上涨至140-150元,同比上涨114.2%。半夏10年价升已引起国内外医药市场广泛反响和多商关注。

    本文对半夏10年价升的内因和外因做如下剖析,仅供业界同仁参考。

    一、野生半夏匮乏,家种半夏滞后

    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完全以野生半夏供应医药市场。由于野生半夏资源连年匮乏,市场供不应求,人工栽培半夏在上世纪70-80年代试种成功。此后至今我国医药市场所需半夏野生与家种兼而有之。半夏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江苏、安徽、山东等省,东北与华北地区也有少量产出。

    我国野生半夏产量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呈逐年匮乏之势,每况愈下,降幅加大。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上世纪60年代半夏总产量已降至7000吨左右,90年代末再降至5000吨左右,本世纪初已降至4000吨左右。有关专家估算,2004年之后,野生半夏全国存量不足3000吨,2006-2007年产量再减至2000吨左右,2008-2009年产量只有1500吨左右,预测2010-2011年产量仅为1000吨左右。

    我国野生半夏产量逐年锐减的主要原因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产区广大群众大规模滥采乱挖,地毯式的排查采挖,不论块茎大小统统挖走,导致半夏几年内难以繁殖再生,如此连年周而复始,野生资源几近枯竭;主产区大规模进行开矿、修路、建房、开荒、伐林等多种人类活动,极大地破坏了半夏赖以生存的环境;产区广大青壮年进城务工,家种缺少壮劳力采药;产区连年遭受多种自然灾害,产量随之下降;产区林政严管,无证禁止采运,更使产量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我国人工种植半夏发展滞后,总产量不但没有逐年增加,而且还呈连年减少之势。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家种半夏产量2001年为3000吨左右,2004-2006年下降至2000-2500吨左右,2007-2008年再降至1500-2000吨左右,2009年已降至1500吨左右,预测2010-2011年家种半夏产量将在1000-1500吨之间徘徊。

    家种半夏发展滞后、产量连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栽培半夏技术复杂,要求严格,半夏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肥料等多项技术指标农民不易掌握,导致减产或绝产,效益低下,或血本无归,不如改种其它易种好管理,效益高的作物,所以农民少种或弃种;半夏最忌连年重复(重茬)种植,否则产量锐减或绝产,收入无保证,农民不愿种;半夏人工种植多采用块茎繁殖,当市场紧缺价格大涨时,农民为了卖上高价便将留种的半夏块茎加工成商品半夏出售,造成后续生产缺乏种源供应;由于半夏价涨,块茎(种母)的价格也随之大涨,如此连年循环不已,不但产量上不去,而且风险也大,所以农民不敢贸然扩大种植,极大地制约了半夏的人工栽培,导致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产量连年下滑。

    二、需求连年增长,供给缺口扩大

    旱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以块茎入药。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是一味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的广谱止咳定喘的大宗传统中药材。现代医学医药研究及临床应用证明,半夏对咳嗽中枢有镇静作用,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使支气管分泌减少而有镇咳祛痰作用;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对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均有一定疗效;此外,还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肿瘤等。外用治疗子宫糜烂有效。

    半夏的药用价值较高,疗效特殊,广泛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药、特药、中成药   我国千余家制药集团(厂)以半夏为主要原料生产了500多种(规格)的新药、特药和中成药,主要品种有:半夏天麻丸、半夏止咳糖浆、平喘片等等。

    2.中药饮片   我国500多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以半夏为主要原料加工出姜半夏、清半夏、法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等中药饮片,并以统装、精装、小包装和颗粒等中药饮片供应市场。

    3.遍布我国城乡的数以万计的中医医疗单位,在处方中大量使用半夏,如: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通窍汤、大半夏汤、小半夏汤、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等等。

    4.外贸出口   我国加入wto后,半夏出口范围扩大,销售渠道拓宽,市场份额增加,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对我国半夏需求殷切,订单连年增长,我国港澳台市场也连年向内地要货,每笔订单均在50吨以上,而且都要一等品。据外贸出口部门公布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半夏出口正以年增29%的速度上升,出口数量已由加入wto之前的500吨左右,上升至加入wto以后的800-1000吨左右,其中仅日本就占出口总量的50%左右,并在日本的210个汉药制剂中有半夏配方的约50个左右,同时,日本还用半夏加工药粥、药饮料等保健食品。

    由于半夏应用范围广泛,国内外两个市场对半夏的需求量连年增长,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市场需求量2001年为1000吨左右,2005年增长至3000吨,2009年再增长至5000吨左右,预计2010-2011年增长至5500吨左右。

    统计资料显示,今明两年我国野生半夏产量(估算,下同)约为1000吨,家种产量约为1500吨,野生与家种产量之和约为2500吨左右,但今明两年市场需求高达5500吨左右,供需缺口在3000吨左右。供需缺口带来商机,为半夏后市价格再度上涨埋下伏笔。

    三、缺口已成定局,后市价格再涨

    综上所述,半夏供需缺口已成定局,三、五年内难以缓解,这已成为业界人士的共识。今明两年半夏的走势将是:需求继续增加,产量继续减少,库存消耗殆尽,供需缺口加大,价格将继续上涨。笔者预测半夏后市价位是:2010年底上涨至150-160元,2011年再上涨至170元左右。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丁乡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