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药材市场分析

山萸肉后市分析

来源:中国药材市场
摘要:山萸肉又名山茱萸、枣皮,为我国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自汉代以来以其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膈,收敛而不留邪等特殊功效而被历代医学所喜用。浙江产山茱萸,个大,肉厚,色鲜红,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二十多年来山萸肉价格波动很是频繁,最高时破200元上300元,最低时降至13元左右。2010年,中药材市......

点击显示 收起

    山萸肉又名山茱萸、枣皮,为我国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自汉代以来以其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膈,收敛而不留邪等特殊功效而被历代医学所喜用。集中分布于秦岭、伏牛山、天目山区。产于河南省的西峡、内乡、南召、蒿县,桐柏、济源、鲁山、淅川、栾川、宝手、新野、洛宁、卢氏;浙江临安、淳安、桐庐、萧山、建德、富阳等;安徽歙县、石台、贵池、枞阳、铜陵、祁门等;陕西佛坪、丹凤、宝鸡、山阳、太白、洋县、华县、商南等。此外山东、山西、四川、江苏、甘肃、河北、江西、湖南等省亦有少量栽培。浙江产山茱萸,个大,肉厚,色鲜红,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

    二十多年来山萸肉价格波动很是频繁,最高时破200元上300元,最低时降至13元左右。2010年,中药材市场整体形势一片大好,该品价格由十几元攀升至五十元左右。今年上半年行情尚可,但进入下半年药材行情普跌,受此影响,本来人气很旺的山萸肉开始出现拐点,河南产优质统货降为24-25元,比去年产新时55-60元的价格跌幅高达60-70%。随着产新的结束,近期山茱萸行情止跌转稳后出现小幅反弹,河南新统货回升为29-30元。

    今年山萸肉是增产还是减产,这个是行情关键所在。据调查,山萸肉最大产区河南省南阳地区今年的总产量在2600-3000吨,比正常年份5000吨的产量减产40%;第二大产区陕西省汉中及秦岭地区总产量只有300吨,只有正常年份800吨总产量的1/3;第三大产区浙江淳安县总产量只有100-120吨。

    减产原因:一是自然灾害;二是价低弃采。受农民工工费上涨影响,很多种植大户雇不起工人而放弃采集。

    山萸肉今年产量较往年减少,那么他的库存情况怎么样呢?据知情人透露,该品的老库存虽然有量,但经过2010年涨价及不断换手,以前的低价货几乎都达到了40元以上的成本,一些优质货甚至达到50元左右。这样的价位多数持货商在降价以来都未及时抛售,目前27-30元的价格多数人赔钱不卖。不仅如此,很多囤积压货商对后市寄予厚望。以此分析,后期不会有低价货源冲击市场,即山茱萸目前的价位已经接近历史最低价。

    近几年来,山茱萸受自然灾害、农民因价低弃采等因素影响,产量时高时低,但由于受到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山茱萸的生产潜能增加不少。从用量看:近年,皖西制药、同仁堂、九芝堂等厂家对山茱萸的收购量减少,直接影响了对山茱萸的需求量。但近年在保健方面,山茱萸酒等有一定的开发,抵消了减少的需求量。从产区货源的走动看,其需求量相对比较平稳,甚至有少量增加。目前山茱萸的年消化量约5000吨,虽然近年灾害频繁,但年年都有新的产量,实际消化部分又有一部分进入补仓,由此库存消化并不够充分,在缺乏需求增量前提的拉动下,再难出现如1998-2000年因自然灾害减产和人为炒作拉升的高价。因此笔者认为,明年应是山萸肉的关键年,如果明年继续坚持或者是花期遭遇倒春寒,该品行情将再次大幅上涨,如果明年长势较好,行情将步入谷底。

作者: 张林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