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药材市场分析

蒲公英产新库存空虚 后市扑朔迷离

来源:中国药材市场
摘要:每年4~6月份为蒲公英产新上市旺季,也是每年交易最活跃的季节。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其味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等功用,是一味极其常用的中草药。蒲公英在2010年以前一直在低位运行,最低时仅2元左右,最高时也不过4~5元。2010年以来,由于劳动力工值提升,药农采挖积极......

点击显示 收起

    每年4~6月份为蒲公英产新上市旺季,也是每年交易最活跃的季节。目前既无大货上市,也无商家抢购,价格也出奇地低迷,就其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其味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等功用,是一味极其常用的中草药。其产区较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能够形成商品量、对市场供应有影响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东北和华北主要集中在安国一带,西北主要集散于甘肃陇西周边,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蒲公英在2010年以前一直在低位运行,最低时仅2元左右,最高时也不过4~5元。2010年以来,由于劳动力工值提升,药农采挖积极性不高,多年积压库存的消耗价格逐渐走高,从3.5~3.8元逐步上升到6~7元,2012年由于价位较高,加上雨水丰沛产量较大,后半年回落到6元左右,目前市场交易价格5.5~6.5元。

    市场销售以陈货为主,存量不大。 蒲公英产地较广、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目前亳州、安国等地有少量家种,主要以采用型为主,对药用市场的影响不大,市场上主要依靠野生资源调剂余缺,多年来一直供销平衡,价格大起大落的频率不高。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张和劳动力紧缺,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很少有人去采挖价格低廉的蒲公英,致使蒲公英产量萎缩,库存不足。由于蒲公英为虚泡货,折干率低,价格低廉,生产、经营效益不高,药农、药商都对其失去了兴趣,致使近年来货持续减少,今年情况更加悲观,目前市场存量不到200吨,新货补充缓慢。

    从目前的生产形势和市场走势来看,蒲公英生产形势不乐观,市场价格对生产的萎缩还没有反映出来,后期如无高价刺激,可能出现青黄不接供不应求的局面。

作者: 曲永霞中国中医药报 2013-6-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