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家庭药箱辨药识药

清热解毒说二丁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摘要:炎炎夏日,很容易导致人们出现火热证,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心烦、口渴、汗出、尿赤、大便秘结等,临床上常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来治疗热毒证。下面就给大家谈谈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热毒证的二丁。二丁即黄花地丁、紫花地丁,二者都有清热解毒之功,临床常联合应用,故统称二丁。黄花地丁又名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

点击显示 收起

    热毒的病证虽四季可见,但夏季最多见。炎炎夏日,很容易导致人们出现火热证,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心烦、口渴、汗出、尿赤、大便秘结等,临床上常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来治疗热毒证。下面就给大家谈谈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热毒证的“二丁”。二丁即黄花地丁、紫花地丁,二者都有清热解毒之功,临床常联合应用,故统称“二丁”。

    黄花地丁又名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其多种同属植物的带根全草。中医认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退黄、通淋止痛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其治疗乳痈、疖肿等,疗效十分满意。此外,蒲公英被广泛地应用于临 床多种感染眭疾患,如淋巴结炎、丹毒、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肝炎。此外,蒲公英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等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性 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 、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可谓广谱的“植物抗生素”。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的带根全草。中医认为,本品味苦、辛,性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可内服治疗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疗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本草正义》言其“专为痈肿疔毒通用之药”。药理研究表明:紫花地丁醇提物、水煎剂对钩端螺旋体、堇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临床上常将紫花地丁、蒲公英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从而治疗乳腺炎、疔疮痈肿等。使用方法:取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40克,洗净,水煎取汁,共煎3次,3液合并,文火熬膏备用。每次10克,口服,每目3次。另取药膏适量摊贴患处,包扎固定,每日1换。若红肿热痛明显,可加入金银花、野菊花等增强药效。

作者: 胡献国 2013-8-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