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专家:抗生素性味寒凉易耗正气,可通过食疗增强体质
入冬的广州虽然没有多少“冬味”,但冷空气间或南下,忽冷忽热的变化仍然“绊倒”了不少小孩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几乎每间幼儿园隔三差五都有孩子感冒发热,而家长们对付孩子感冒的惯用“法宝”就是抗生素。近年来,随着各种水果口味的抗生素越来越多,家长们选择的范围似乎更大。然而,孩子感冒动不动就用抗生素对付真奏效吗?有中医专家指出,儿童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对于各种热病,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在抗炎杀菌的同时亦误伤了人体的正气,长此以往,会让原本活泼的小孩,看起来“蔫”得像个无精打采的“小老头”。
文/记者翁淑贤
现象 滥用抗生素致小儿体孱弱
今年才5岁的康康就是家长滥用抗生素而遭罪的典型例子。自从3岁起,康康就没少感冒,每次到医院医生除了开其他药,都会配搭一些抗生素,服完后烧退得快,病似乎很快就被“压”下去。久病成医,后来,一遇到感冒,妈妈就跑去医院开点抗生素给康康“消消炎”。而且,现在各种水果口味的抗生素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大了,不必再为如何哄小家伙吃药而发愁了。病好得快,孩子少“遭罪”,不影响上学,也不影响大人上班,似乎很令人省心。
但是,真正令人操心的事却发生了,近两三年来康康的体质越来越差。特别是每次烧退后,康康经常出现唇舌苍白,晚上睡觉出汗多,而且显得很烦躁,甚至半夜啼哭,白天则老流清涕,少言懒动,原本活泼的一个小孩,看起来“蔫”得像个无精打采的“小老头”。
针对这种现象,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邵跃斌主治医师指出,由于儿童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对于各种热病,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在抗炎杀菌的同时亦误伤了人体的正气,出现“太散”(指元气耗散)的情况,久而久之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孱弱,随之而来的是体质下降,抵抗力变差,甚至被药物伤及肺脾肾三脏,更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其他的病变。这种现象被称为“抗生素药后症”。
专家 抗生素性味寒凉易耗正气
针对上述现象,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黎成科分析解释道,大多数抗生素应属清热药,具有泻火解毒等作用,其药性味属大苦大寒之列,用于治实热症(中医术语,表现为高热烦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胸痛痰黄,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红苔黄等),确实能起到退热消炎等多种功效。但如果不是实热症或者虽为实热而用药过度,都将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黎成科指出,这种伤害原理其实与过用或误用泻火药的情况大致相同,轻则伤脾肺,使病人面色苍白,微似浮肿,疲怠多汗,在小孩身上还可表现为清涕常流,反复感冒;重则伤肺脾胃,表现为纳呆形瘦,身热口干,心烦难眠,气短乏力等;更重的甚至伤及脾肾,使病势由热转寒形成极端之变,表现为神衰肢冷,气息奄奄,厌食作呕等。特别是后述两种症状明显属于过度寒凉而耗散元气所致,多见于严重感染,按病情需要多种抗生素联用和较长时间服用抗生素的病人。
黎成科认为,对抗生素药后症的治疗干预,具有减毒增效、治未病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按中医的观点,抗生素是针对实热证而用的,如果不是实热症而病情又须用到抗生素,对病人最好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疗法,特别是通过中医跟进辨治,能起到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作用。特别对体质虚寒的老年体弱者和危重病人,如及早配合中医进行治疗干预,多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支招
泥鳅汤、鱼头汤促康复
治疗因抗生素药后症而造成肺脾气虚的病症,中医多用补中益气汤(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加防风、糯稻根和浮小麦。但黎成科特别强调对于这一病症的小儿要少用补中益气汤,可改用“太子六君汤”(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法半夏)加乌梅、白芍、龙骨、牡蛎。
另外,通过食疗也可增强体质:
糯根泥鳅汤:生猛泥鳅或花鱼(俗称跳跳鱼)150~200克, 糯稻根200克,用糯稻根熬水取汁700毫升,再放入中火煎好的泥鳅或花鱼熬成浓汤饮用,汤中可加少量陈皮或生姜、油盐做调味。
生淮山鱼头汤:鲜淡水大鱼头500克,鲜淮山500克,干贝30克,先用中火煎鱼头,用水1000毫升文火熬半个小时,再加入鲜淮山、干贝及少许陈皮继续熬半个小时后食用。
名词解释:
抗生素药后症
指抗生素应用的疗程中或停药后,病人出现的一群身体虚损症候,若不加治疗和调理,不但会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使病人体质下降而导致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