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实验技术色谱技术色谱分析实例

黄药y-醇提物不同处理方式对肝毒性的影响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黄药子原名黄独,始载于《唐本草》。《本草图经》名黄药子,《日华子本草》名黄药,《开宝本草》名黄药根,《本草纲目》名大苦、木药子…。近年来,对黄药子水提物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肝毒性屡有报道。目前,对黄药子的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都尚不能完全确定,醇提取方式与水提取相比较,杂质少,提取率高,对于成分分离更为有......

点击显示 收起

黄药子原名黄独,始载于《唐本草》。《本草图经》名黄药子,《日华子本草》名黄药,《开宝本草》名黄药根,《本草纲目》名大苦、木药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_块茎,为治甲状腺肿之良药,在现代临床上多用来对癌症的治疗。近年来,对黄药子水提物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肝毒性屡有报道。目前,对黄药子的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都尚不能完全确定,醇提取方式与水提取相比较,杂质少,提取率高,对于成分分离更为有利。故本研究以SD大鼠在体肝毒性实验进行醇提物不同极性组分筛选,以血清酶学为参照,为黄药子肝毒性成分的确定及毒理研究奠定基础。

  1、实验材料

  1.1药物与试剂 黄药子(购于黑龙江省药材公司,产地河北)经黑龙江省药检所鉴定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ALT,批号07016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AST,批号070081,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批号080301);过氧化氢酶(CAT,批号0803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批号080501,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2动物雄性SD大鼠,体重(200±20)g,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评价中心(GLP)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书号:医动字第01-10—2号。

  1.3实验仪器  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扭力天平(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756紫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和结果

  2.1黄药子给药部位的制备

  取黄药子饮片5kg,用适量75%乙醇回流提取,回收至无醇味,得浓浸膏1324g。取其中600g,用蒸馏水(w)溶解,依次用氯仿(C)、乙酸乙酯(E)、正丁醇(B)进行萃取。得到萃取物分别为c:10g,E:72g,B:55g, w:463g。干燥后分别取-定质量的萃取物(拟用临床剂量100倍)与O.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配成混悬液,对照组为0.5%CMC的蒸馏水。鼠日给药量 g·kg~=人日服量30g/70×分离部位萃取率×100。

  2.2不同分离部位给药组对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取6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给予各分离部位的CMC混悬液,每日培2次,连续给药7d。对照组ig等体积0.5%CMC的蒸馏水。观察大鼠外观、活动性、饮食量、大小便及体重等情况,肝门静脉取血,9000g离心取血清检测ALT、AST、MDA、CAT和SOD。

  2.2.1  对大鼠外观行为的影响

  在给药过程中,与对照组比较,C层给药组大鼠明显皮毛枯槁、少动喜卧、摄食量减少、尿液排泄增多;E层给药组大鼠摄食量略有降低、尿液排泄增多。持续至第7d,氯仿层大鼠普遍出现脱毛、闭目蜷卧、尿色深黄、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等现象;B层组给药组大鼠皮毛枯槁、少动喜卧;B层组、w层组未发现明显改变。

  2.2.2对大鼠血清MDA、CAT、SOD、ALT、AST的影响结果见表l、2。

表l 不同给药组对大鼠血清CAT、SOD、MDA的影响(x(_)±s)

 

 组别       n         CAT          SOD/(u·L-1)        MDA/(U·L-1_)

 

 对照组     10     6.44±2.25      253.05±34.84        2.26±O.99

    C      10     0.92±0.6l**     121.12±22.54**       17.04±3.92**

   E      lO     2.12±O.75*      147.77±34.72*       10.05±2.72*

    B       10     4.91±O.89      158.28±16.39         3.9l±2.33

W      lO     4.32±1.05       234.42±34.31         2.91±1.12

 

  注:与对照组相比,c组血清抗氧化酶活力普遍降低,MDA含量升高,差异极显著(** P<0.01),E层组差异显著,*P<0.05;B层、w层未发现明显改变。

 

      表2 黄药子不同给药组对大鼠ALT、AST卡门氏单位)的影响(x(_)±s)

                       (

 

   组别      n        ALT/GPT           AST/GOT

 

  对照组     lO      36.19±3.16        170.29±30.16

    C        10      131.14±7.44**      243.39±25.24**

    E        10      99.14±5.21*        210.34±21.26*

    B        10      43.52±8.87        169.47±41.24

W       lO      42.91±2.97        173.67±10.79

  注:与对照组相比,c、E组大鼠血清ALT、A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P<O.01);B组、w组无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黄药子在临床应用中的确切疗效,使得人们对其应用前景充满信心,但由于毒性成分及致毒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黄药子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所以,确定黄药子毒性成分及开展中药配伍减毒增效机制研究,是开发低毒高效的临床药物必由之路。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类酶。普遍存在心肌、脑、肝、肾等组织中。其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最为重要。GOT以心脏中活力最大,其次为肝脏;GPT则以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脏细胞损伤时,GPT释放到血液内,于是血液内酶活力明显增加。在临床上主要测定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与AST是判断肝损害进展的较好指标。结果表明,C组、E组均引起大鼠肝脏损伤,主要表现肝细胞破坏,血清ALT与AST含量均显著升高,而B组及W组的改变均不明显。在各给药组中,C组损伤最重。

     自由基是生物代谢过程中连续不断产生的损害自身的毒性产物,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与病理过程。可引起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结构改变而使其丧失活性;使脂类过氧化,进而引起生物膜的广泛损伤,从而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和诱发多种疾病。机体通过控制自由基的酶清除自由基,在-定程度上控制自由基的酶活力即可反映出机体自由基含量及其损伤程度。除转氨酶外。c、E组CAT、SOD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代谢产物MDA含量升高,可能是氧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细胞生物膜的氧化损伤进而造成肝损伤。氧自由基清除剂SOD与脂质过氧化反应代谢产物MDA是目前公认的能较好反映体内氧自由基水平及脂质过氧化程度的间接指标。

     毒性成分-氧化应激增高-肝细胞破坏-肝代谢能力下降-毒性成分增高,可以看出在由外源性毒物所促发的这-循环中,氧化应激是肝损害病理生理机制中的核心环节。

     本课题组已通过前期研究确认,氯仿层是黄药子毒性成分的主要富集部位,且致毒机理与自由基氧化损伤有关。本文从血清酶学角度进-步论述了黄药子致毒机理,佐证前期研究结果。

  黄药子氯仿及乙酸乙酯萃取物多为呋喃去甲基二萜类弱极性化合物,其脂溶性强,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引线粒体呼吸链产生过多自由基而引起细胞损害,产生毒性。

作者: 2009-5-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