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实验技术色谱技术色谱论文

牛蒡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来源:中国色谱网
摘要:牛蒡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刘军海,崔庆新,程霜(聊城师范学院化学系,252059山东省聊城市)摘要:对牛蒡籽油的理化特性及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牛蒡籽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棕榈酸6。8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3%以上,其营养价值可与大豆油、核桃油相媲美。关键词:牛蒡籽油。...

点击显示 收起

牛蒡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刘军海,崔庆新,程  霜
(聊城师范学院化学系,252059 山东省聊城市)
   摘要:对牛蒡籽油的理化特性及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牛蒡籽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棕榈酸6.1%硬脂酸1.77%,油酸18.83%,亚油酸68.02%,亚麻酸6.8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3%以上,其营养价值可与大豆油、核桃油相媲美。
   关键词:牛蒡籽油;理化特性;肪酸酸;不饱和脂肪酸;气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TQ646.4    文献标识码:A
 
 牛蒡(Arctium.Lappa.L)又名死实,大力子,为菊科牛蒡属植物,二年生草本,高1 m—2 m。主根肉质,长30cm—60cm,根和嫩叶可作蔬菜,其果实牛蒡籽(Lappa seed)和根可人药,含挥发油。牛蒡生长于路旁、沟边或山坡草地,全国各地广有分布,一般土地均可栽培[1],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野生油料植物。山东省济宁、临沂、东阿等地均有大面积种植。据医学临床研究,牛蒡籽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散结解毒之功效[1],
  本研究对牛蒡籽的成分及牛蒡籽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牛蒡籽购于本地中药店、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色谱试剂为色谱纯。
1.2  牛蒡籽油的制取
    牛蒡籽去杂、去尘土、烘干、破碎、用石油醚(沸程60℃~90℃)室温浸出4h,然后将石油醚蒸出回收,在105℃恒温烘箱烘干4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牛蒡籽油。
1.3  主要仪器
    索氏抽提器、恒温水浴锅、凯氏微量定氮仪、分析天平、恒温烘箱、阿贝折光仪。SP—502型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山东鲁南)、CDMC—2A型色谱数据处理机(上海)。
1.4  分析方法
1.4.1  油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处理:取牛蒡籽油100mg于10mL具塞试管中,加入1mL1:1苯一石油醚混合剂,再加入1 mL0.4mol/L KOH-CH3OH溶液,摇匀,于室温下静置10min,再加入5mL蒸馏水,振荡,静置10min,取上层清液注入色谱仪分析。
    色谱条件:色谱柱:ф0.3 mm x 2 m不锈钢柱,内装涂渍PEGS(丁二酸乙二醇聚酯)固定液的ChromsorbW AW DMCS 60—80目。燃气:氢气  流速88inl/min 载气:氮气 流速32ml/min 助燃气:空气  流速50ml/min柱室温度:170℃  汽化温度:220℃
1.4.2  粗脂肪酸含量测定:用索氏抽提法GB5512—1985
1.4.3  粗蛋白质测定: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GB5511—1985
1.4.4  水分测定:用105~C恒重法,参照GB51985
1.4.5  灰分测定:参照GB5505—1985
1.4.6理化特性测定
折光指数:参照GB5528—1985
皂化值:参照GB5533—1985
碘  值:参照GB5532—1985
酸  值:参照GB5530--1985
2结果与讨论
2.1  牛蒡籽的化学成分和牛蒡籽油的理化特性
    牛蒡籽的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牛蒡籽的化学成分(%)
成分 粗脂肪 粗蛋白 碳水化合物 水分 灰分
含量 26.1 24.7 39.7 6.2 3.3
    由表1可以看出,牛蒡籽中含有26.1%油脂,24.7%的蛋白质。种籽中脂肪酸含量与葵花籽全籽含油量接近,蛋白质含量也较高,是一种有潜力的油脂和蛋白资源。牛蒡籽油的理化特性见表2。
表2  牛蒡籽油的理化特性
气滋味 色泽 折光指数(20℃) 皂化值(mgKOH/g) 碘值(gI/100g) 酸值(mgKOH/g)
具有牛蒡苦味 棕黄色 1.4768 189 122.5 14.3
本实验未采用新鲜种子,故酸值偏高。
2.2  牛蒡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牛蒡籽油的气相色谱图见附图。牛蒡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见表3。由色谱图和表3可知,在牛蒡籽油中含多种脂肪酸,棕榈酸(C16:0)6.37%,硬脂酸(C18:0)1.77%,油酸(C18:1)18.83%,亚油酸(C18:2)68.02%,亚麻酸(C18:3)6.82%,其他1.81%。亚油酸为主,其次为油酸和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占93.67%,特别是亚油酸含量达68.02%,亚麻酸含量达6.82%,可与月见草籽油、核桃油、大豆油的营养价值相媲美。
表3  牛蒡籽油和核桃油、大豆油、月见草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
油品 C16:0 C16:1 C18:0 C18:1 C18:22 C18:3 其他
核桃油 5.6 0.4 2.8 18.4 61.8 10.1 0.9
大豆油 11.0 / 4.0 23.4 53.2 7.8 0.4
月见草籽油 6.1 / 1.8 7.7 73.7 9.2 1.5
牛蒡籽油 6.37 / 1.77 18.83 68.02 6.82 1.81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它与平滑肌的收缩、脂类代谢中酶的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脉博与血压的调节、类固醇激素的生理功能、前列腺素的合成及其他的生命机能有关[2]。此外亚油酸还具有养脑细胞、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而亚麻酸也是人体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的作用,当人体缺乏花生四烯酸时,机体可以由亚油酸和亚麻酸经加碳脱氢而成[5]。临床实验证明,亚麻酸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及抗炎效果,其降脂作用较亚油酸更显著[5]。牛蒡籽油亚油酸和亚麻酸总量达75%,这一特征可以肯定牛蒡籽油具有颇高的保健功能。另外,据资料[1]介绍,牛蒡籽油还含有甾醇、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B1等,可见牛蒡籽油可作为一种优质的营养保健油。  
3. 小  结
    综上所述,牛蒡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其叶、根、果实是良好的中草药[1],其根可以做食品[6]、饮料[7]等,而且牛蒡籽油具有颇好的药用保健功效。
我国是一个食用植物油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具有高附加值的营养保健油更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开发牛蒡籽油是十分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l  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2  D.斯沃恩主编,秦洪万译.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M).第四版,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9
3  周伯川,高洪庆.核桃的特性及其制油工艺的研究[J].中国油脂,1994,19(6):3-5
4  杜国喜.月见草籽油及其制备技术[J].中国油脂,1994,19(4):10—12
5  张晋民等。简介野生新油源播娘蒿[J].粮食与油脂,1995,2:49—50
6  乔旭光.牛蒡罐头的研制[J].食品科学,1998,19(4):24—25
7  宦银根等.牛蒡饮料生产工艺[J].食品科学,1998,19(9):66-68
作者: 刘军海,崔庆新,程 霜 2007-5-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