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药学研究

通心络可促进急性心梗介入后心肌再灌注

来源:新浪健康
摘要:10月18日,从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办的“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高峰论坛暨通心络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发布会”获悉,以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组长单位,全国9家医院参加的“通心络胶囊防治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循证医学临床试验”圆满结束,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冠脉介入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10月18日,从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办的“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高峰论坛暨通心络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发布会”获悉,以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组长单位,全国9家医院参加的“通心络胶囊防治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循证医学临床试验”圆满结束,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心肌再灌注,对于急性心梗介入后心肌无再流有显著防治作用。

  急性心梗患者的功能恢复不良主要是心脏微血管的损伤没能很好修复造成的。心脏的血管堵塞是发生在相对较大的血管,大血管受阻,下游分支血管则血流不畅,相应灌溉的区域因缺血、缺氧造成微血管内皮损伤,继而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国内外医学研究发现,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无再流的核心机制,放支架后虽然疏通了血管主干,而微血管损伤很难恢复,微血管阻塞,心脏组织仍无血液供应,医学上称为无再流现象。可造成严重心肌损害、进行性左室扩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急性心梗后无再流是不能降低冠脉再通后5%病死率的重要原因。无再流导致心肌不能有效再灌注已经成为后再灌注治疗时代的主要障碍,恢复心肌组织供血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终目标。

  “通心络胶囊防治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循证医学临床试验”是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子课题,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组长单位,9家医院共同完成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证实的通心络胶囊改善急性心梗再灌注作用,为解决无再流这一困扰心血管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该临床试验共纳入发病12小时以内的ST段抬高急性心梗患者219例,均在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通心络胶囊(108例)或安慰剂(111例)治疗,经卫生部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生物统计部统计,通心络对于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具有显著防治作用。冠脉介入后24小时内不同时段心电图提示,通心络明显促进ST段回落,减轻无复流。治疗7天和180天核素心肌显像提示,通心络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急性期和恢复期心肌有效再灌注。治疗180天心脏超声检查显示,通心络显著改善急性心梗后心脏收缩功能,提示在急性心梗急性期及早应用通心络可促进心肌有效再灌注;缓解期(6个月内)长期服用通心络能够改善心脏功能。该研究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心脏不良反应

  通心络胶囊大量的基础研究也证明了它的临床价值,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通过数年大量治疗机理研究发现,通心络可显著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显著缩小心肌无再流面积。通心络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作用,能够缓解血管痉挛,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心肌灌注、抑制心室重构。

  新闻链接——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是基于证据的医学,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兴起最权威的一种医学研究方法。它具有采用大范围、多样本、双盲实验来检验药物疗效的等特点。大范围,就是循证医学研究要收入大量的病例,然后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这些病例所患的疾病是相同的,用药组使用同一种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另一种药物治疗,最后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多样本,就是在研究中收入的病例,尽管所患的疾病相同,但各人的自身条件不同,如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只有多样本才能保证所研究的药物适用于所有人;双盲实验,就是医生与患者都不知道使用的是哪种药物,最后按编号统计使用药物后的疗效,这样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药物疗效的客观性。由此可见,循证医学研究是评价药物疗效最科学、最公正的方法,因此能得出真正值得患者信赖的用药依据。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