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材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药用植物栽培管理

黄芩

来源:www.00968.com
摘要:【基原】: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原植物】:黄芩ScutellariaGeorgi,空心草、黄金茶。茎方形,高25~60厘米,基部多分歧,光滑或被短毛。5厘米,宽3~12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全缘,具睫毛,上面光滑或被短毛。...

点击显示 收起


[产地分布]
  生于草原、高燥砾质的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滇 黄 芩


  一、野外调查研究
  【异名】:腐肠、黄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元芩、土金茶根。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原植物】:黄芩Scutellaria Georgi,空心草、黄金茶。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大,略呈圆锥状,外皮褐色。 茎方形,高25~60厘米,基部多分歧,光滑或被短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3~12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全缘,具睫毛,上面光滑或被短毛;无柄或有短柄。总状花序腋生,花偏向一方;萼钟形,被白色长柔毛,先端5裂;花冠唇形,上唇比下唇长,筒状,上部膨大,基部甚细,紫色,长2~2.5厘米,表面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2强;雌蕊1,子房4深裂,花柱基底着生。小坚果4,近圆形,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生于草原、高燥砾质的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习性】:喜温暖,耐高温,耐寒,成株地下根部能耐—30℃低温,植株又能耐35℃左右的高温。在高燥、向阳、雨量中等、排水良好、中性和微碱性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内生长良好。黄芩性耐旱,怕水涝。在低洼积水或雨水过多的地方,生长不良,易造成烂根死亡。
  本植物的果实(黄芩子)亦供药用,另详专家。
  下列同属植物亦同供药用。
  ⑴粘毛黄芩Scutellaria viscodula Bge .又名:黄花黄芩。形态与黄芩相似,唯植株较矮,高仅10~27厘米。花淡黄色,花萼密被腺毛及柔毛。小坚果被长柔毛。
  生砂砾地、荒地或草坡。分布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⑵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 C.H. Wright,又名:西南黄芩。植株矮小,高10~25厘米。茎直立,每节间密被两纵列白色柔毛及腺毛。叶片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长达3.5厘米,宽约1.2厘米,钱缘或稍具疏齿,两面疏被微毛;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冠蓝紫色,外面密被柔毛及腺毛。小坚果椭圆形,棕褐色,被柔毛。
  生于山区林边或疏林间。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⑶甘肃黄芩Scutellaria rehderiana Diels,形态与滇黄芩相近,但叶较宽,呈卵状三角形,中缘有不等的锯齿,叶柄显著。
  多生于石山地向阳草坡上。分布甘肃、陕西及山西。
  ⑷薄叶贡黄芩Scutellaria ikonnikovii Juz.,植株较小,高约35厘米。叶较薄,上面无毛或散生短毛,下面叶脉及边缘具短毛,散生腺点。
  分布东北至宁夏等地。
  ⑸丽江黄芩Scutellaria likiangensis Diels,茎高20~36厘米,被倒向小疏柔毛。叶近无柄,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花冠黄白色、黄色至绿黄色,常带紫斑。
  生灌丛、草坡或松林下。分布云南西北部。
  ⑹川黄芩Scutellaria hypericifolia Levl.,茎高10~30厘米。叶片大多为卵形。花冠白色、绿白色至紫色、紫蓝色。小坚果卵球形,具瘤。
  生于草坡、高山森林林缘。分布四川西部。

  二、种质和繁殖规程研究
  【栽培】:⑴气候土壤
  黄芩宜温暖而稍带寒冷的气候,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
  ⑵种植
  三月下旬至4月中旬用种子繁殖。播种前深翻土地,施腐熟堆肥或人粪尿、草木灰等作基肥。条播或散播,条播的行距约30厘米,播后覆盖细土1层,浇水。约15天左右出苗,苗高10~15厘米时即可定植。一般在9月或4~5月定植。作宽约60厘米的畦,按行距30厘米、株距约25厘米开穴。每穴栽苗1株,覆土轻压。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以及地下水位较低的中性至微碱性的砂质壤土或腐质壤土种植。地选后,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厩肥2500公斤加过磷酸钙50公斤作枯肥,深翻土训30厘米以上。于播前,整细耙平作宽1.3米的高畦;北方可作平畦。开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沟深底平,以使排水畅通。
  2、移栽 黄芩于10月地上茎叶枯萎,翌年4月萌发返青。应于秋季土壤封冻前或第2年春季萌芽前移栽。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按行距25~27厘米开横沟,将挖取的种苗,按大小分成两级,分别按株距8~10厘米垂直栽入沟内,以根头在土面下3厘米为度。栽后填土压紧,及时浇水,再盖土与畦面齐平。
  【田间管理】:随时除草,定植后松土、培土、追肥2~3次。开花期除留种植株外,须随时摘除花蕾。留种应选择2~3年生、以育良好的植株。
  【病虫害及其防治】
  1、叶枯病 危害叶部,发病初期,先从叶尖或叶缘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后迅速自下而上蔓延,严重时使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1)冬季收获后,清除病残枝叶,消灭越冬病原;(2)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射,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2、根腐病 8~9月发生,初期只是个别支根和须根变褐腐烂,后逐渐蔓延至主根腐烂,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1)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2)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3、菟丝子病 6~10月菟丝子缠绕黄芩茎杆,吸取养分,造成茎叶早期枯萎。
  防治方法(1)播前净选种子;(2)发现菟丝子随时拔除;(3)喷洒生物农药“鲁保1号”灭杀。

  三、采收及初加工规程研究
  【采集】:春季至夏初采收(秋季亦可)。选生长3~4年的植株。将根挖出后除去茎苗、须根及泥土,晒至半干时撞去栓皮,再晒至全干。
  【药材】:干燥呈倒圆锥形,扭曲不直,长7~12厘米,径约1~2厘米。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上部皮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皮细,有顺纹或细皱纹,上下均有稀疏的疣状支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深黄色,中间有棕红色或棕黑色朽片状,习称“枯黄芩”或“枯芩”;或因中空而不硬,呈劈破状者,习称“黄芩瓣”。根遇潮湿或冷水则变为黄绿色。无臭、味苦。以条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净外皮者为佳。条短,质松,色深黄,成瓣者质次。
  主产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此外,辽宁、黑龙江亦产。
  四川、云南所产的黄芩,为植物滇黄芩的根。药材外形相似,但较细,直径一般约0.5~1厘米,常有分枝,断面为极明显的黄绿色,质量较差。
  【成分】:黄芩根含黄芩甙元(Baicalein)、黄芩甙(Baicalin)、汉黄芩素(Wogonin)、汉黄芩甙(Wogonoside)、和黄芩新素(Neobaicalein),还含苯酸β-谷醇(β-Sitosterol)等。茎叶中含黄芩素(Scutellarin)。
  药理:⑴抗炎抗变态反应 黄芩甙、黄芩甙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表现协同。甙元的磷酸盐较硫酸钠盐作用强,黄芩甙元能抑制离体气管及回肠之Schul-tz-Dale反应,对豚鼠被动性皮肤过敏反应、组织胺皮肤反应亦表现抑制,在抗变态反应方面,甙元较甙作用强。黄芩此种抗变态反应,是由于伤害了肥大细胞的酶激活系统,抑制了过敏性介体的释放,因而不产生过敏反应,此外它对平滑肌本身,也有直接的松驰作用。黄芩甙元及黄芩甙均能抑制过敏性之浮肿及炎症,二者并能降低小鼠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情,后者尚能防止低气压引起小白鼠肺出血。
  ⑵抗微生物作用 黄芩有较广的抗菌谱,在试管内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煎剂作喉头喷雾,对脑膜炎带菌者亦有效,即使对青霉素已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芩仍属敏感。试管内对入型结核病有抑制作用,报告不一至,煎剂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有效,但对豚鼠则无效。试管内对流感病毒PR8株有抑制作用,鼠感染病毒后,能使之减轻肺部损伤和延长存活日期。对多种皮肤致病性真菌体外亦有抑制力,并能杀死钩端螺旋体。
  ⑶解热作用 早年报告,对疫苗引起发热的家兔静脉注射6%的黄芩浸剂4~6毫升,有解热作用,以后有人用大剂量黄芩水煎剂(比上述报告静脉注射黄芩浸剂之量大4~30倍)口服或肌肉注射均未能证实有解热衷作用,如静脉注射则有轻微解热作用,此情况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一样,黄芩5克/公斤亦不能使热穿刺法致热的家兔退热。但腹腔或静脉注射黄芩甙,口服黄芩煎剂,对疫苗或酵母致热的家兔均能解热。上述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由于植物来源多未作生药学检定,品种混乱,粗制剂静脉注射影响血压,亦能干扰解热作用。因此黄芩是否有解热性质,有待进一步研究。黄芩提取物对家兔无降温作用。
  ⑷降压、利尿作用 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对麻醉犬、猫、兔静脉、肌肉注射或灌肠,均可起降压作用。浸剂口服能降低正常及慢性肾性高血压犬的血压,酊剂可使神经性高血压犬血压回至正常,浸剂口服的降压作用,以云南产者为佳,河北次之,西北的较差。黄芩的降压原理,一认为系直接扩张血管,也可能作用于血管感受器,反射地引起降压。黄芩同属植物Scutellaria galericulata则无降压作用。
  在急性利尿实验中,黄芩甙元作用最强,汉黄芩素次之,黄芩甙更差,黄芩醇提取物及煎剂(正常人及家兔)亦有利尿作用。
  ⑸对血脂及血糖的作用 黄芩及三黄制剂(黄连:黄芩:大黄为1:1:1)对正常家兔血清中总胆甾醇/总磷脂之比值无影响,但能降低饲养胆甾醇7周后家兔的此种比值,对切除甲状腺家兔的此种比值,三黄制剂亦能低之。黄芩能使血糖轻度上升。
  ⑹利胆、解痉作用 黄芩煎剂和乙醇提取液可增加犬、兔胆汁排泄量,黄芩甙元较黄芩作用明显,汉黄芩素无影响,黄芩甙使结扎总输胆管的家兔在1~6小时内胆红素(较对照组)增高,但24~48小时后则使之降低。黄芩酊剂、煎剂对在位肠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酊剂可拮抗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运动增强现象,切断迷走神经后并不影响其作用,用小白鼠小肠段进行解痉的效价测定,汉黄芩素只有弱的解痉作用,黄芩甙元则无解痉效力。
  ⑺镇静作用 黄芩甙能抑制小白鼠的自发活动,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黄芩煎剂可抑制小鼠阳性条件反射,此作用可能是由于它加强了皮层抑过程所致,可用于神经兴奋增高及失眠的高血压患者。
  ⑻其他作用 黄芩根茎的酊剂静脉注射,对士的宁中毒的蛙、猫、狗,可消除强直性痉挛的症状,并使动物免于死亡。黄芩甙、葡萄糖醛酸可降低小鼠士的宁中毒死亡量约2.5倍。从测定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肝糖元含量,以葡萄糖醛酸组含量较高,黄芩甙次之,黄芩甙元最低。
  毒性:黄芩毒性极低,煎剂给兔灌胃,醇提取液静脉注射,公呈活动减弱,黄芩浸剂4克/公斤给狗灌胃8周,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如将黄芩浸剂2克/公斤静脉注射于健康兔,先表现镇静,以后死亡,可见静脉注射比口服毒性大得多。苋芩提取物肌肉及静脉注射,可使正常家兔白细胞总数短时间内显著降低。
  【炮制】: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注意避免曝晒过度发红)。酒黄芩:取黄芩片喷淋黄酒,拌匀,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每黄芩100斤,用黄酒10~15斤)炒黄芩:取黄芩片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为度,取出,放凉。黄芩炭:取黄芩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边缘带黑色为主度,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疗疮。
作者: 2006-4-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