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草药有效成分

去氢紫堇碱

来源:www.bioon.com
摘要:[中文名称]去氢紫堇碱[英文名称]Dehydrocorydaline[别名]去氢延胡索素DHC[化学名称]Dibenzo[a,g]quinolizinium,5,6-dihydro-2,3,9,10-tetramethoxy-13-methyl-[分子式]C22H23NO4+。[成分分类]生物碱类[药理作用]皮下注射时,有显著的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特别是幽门结扎及阿司匹林引起的溃疡。对胃液分泌有抑......

点击显示 收起

[中文名称] 去氢紫堇碱 
[英文名称] Dehydrocorydaline 
[别  名] 去氢延胡索素 DHC 
[化学名称] Dibenzo [a, g] quinolizinium, 5, 6-dihydro-2, 3, 9, 10-tetramethoxy-13-methyl- 
[分 子 式] C22H23NO4+; 
[分 子 量] 365.41 
[物理性质] 碘化物 (C22H23NO4 +I-) 为黄色针状结晶, 熔点245~246°(分解)[1]。 
[成分分类] 生物碱类 
[药理作用] 皮下注射时, 有显著的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 特别是幽门结扎及阿司匹林引起的溃疡。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该作用及抗溃疡作用均与副交感神经的阻断无关, 而可能与体内儿茶酚胺的作用有关[6,7]。实验表明尚有明显提高小鼠的耐缺氧力, 其扩张冠脉, 增加冠脉血流, 作用似罂粟碱。近斯临床结果与实验一致, 故初步认为本品是延胡索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成分[8,9]。 
[毒  性]  
[不良反应]  
[用  途] 抗消化性溃疡及胃肠功能障碍, 扩张冠状血管及其他作用 
[成分来源] 罂粟科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 块茎[2], ^b东北延胡索 C. ambigua Cham. et Schlecht. var amurensis Maxim. ^c块茎[3], ^b迷延胡索 C. ambigua Cham. et Schlecht. ^c块茎[4], ^b细深山紫堇 C. pallida pers var. tenuis Yatabe ^c全草[5]。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4-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