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黄建章针灸治疗月经过多、胆道蛔虫等

来源:网络
摘要:黄建章,男,1922年2月出生于福建南安市,幼庭训,秉承家技,1954年5月毕业于福建中医进修学校,1960年元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教研班,毕业后先后承担福建中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华侨大学海外针灸进修班兼职教授,福建省针灸进修班、福建省内经进修班等院校的教学任务。1958年发表“荨麻疹的针灸疗法”受中国科学院情报研究......

点击显示 收起

黄建章,男, 1922年2月出生于福建南安市,幼庭训,秉承家技, 1954年5月毕业于福建中医进修学校, 1960年元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教研班,毕业后先后承担福建中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华侨大学海外针灸进修班兼职教授,福建省针灸进修班、福建省内经进修班等院校的教学任务。从事临床66载。1958年发表“荨麻疹的针灸疗法”受中国科学院情报研究所重视把论文送苏联交流, 1990年10月“《周易》与针灸”在国际周易与中医学术研讨会交流,并入编《中华易医荟萃》; 1992年11月撰写“治疗效应求易数”在第七回国际东洋医学会交流(于台湾) ; 1995年3月撰写“治疗效应求时数”在首届国际易医学术研讨会交流(南京) ,论文入编《易医方化与应用》;“子午流注推转盘”荣获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暨超人杯”优秀成果大奖赛国际荣誉奖(北京·旧金山) ; 1995年5月“《周易》时、数、位在中医针灸临床中的应用”于全球远程医疗学术研讨会交流,并入编全球远程医疗与国际东西方医学研究》; 1984年8月设制“子午流注推转盘”、“子午流注指示仪”在北京中国首次针灸器械展览会展出,博得与会专家学者的赞赏。入编《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针灸临证指南》、《针灸处方大辞典》、《现代针灸医案》、《中国当代名医针方针术集成》。著作有《黄建章针灸医案》、《子午流注针法讲义》、《鼓胀证治》。1980年探索出无痛进针法、捻针舒服法,深受患者欢迎。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其之剧易,乃可以治也”,指出凡针刺之前必须先通过四诊八纲,视病情的轻重,而后才决定相应措施,定出理、法、方、穴术予以治疗,而提高疗效。针刺的临床疗效与穴位准确、针刺时间、针刺手法、针刺深浅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今择数病案,略述于下。

例1 月经过多症

患者,女, 37岁,汉族,南安市人,营业员。1998年3月3日就诊。月经过多,时历10余年,每次月经量约1 000 mL,每次行经绵绵不断,须经10日以上。经色暗黑成块,月经来潮都在农历初八、九两天。久经中西医治疗,诸药无效。面色苍白而虚浮,唇紫暗,舌淡润胖大,舌边齿印。脉沉涩,不任寻按、重按即无。诊断为瘀血留经。用温灸以增气。助脾气而统血,温通经络,去瘀生新。用“纳子法”取隐白穴。於每日巳时施灸如豆大5壮。3月4日复诊,出血量减去500 mL。再经第二次灸治5壮,精神振奋,浑身轻劲有力。第三次灸后,出血量完全停止。未经灸治以前,每逢来潮之时,即头昏目眩,行动摇晃不定,心慌意乱。经灸治后,追踪观察5年,诸症痊愈,未复发。

按:《灵枢·卫气行》云:“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标幽赋》:“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一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推于十干十支之变,始知孔穴之开阖,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这种重视日时流注的针灸古法的应用,说明前人早就认识了人体生物钟是时刻都受着自然界之影响,所以这一针灸古法,一向为历代针灸家推崇应用,因其疗效优于一般针法。《灵枢·岁露》篇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至其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素问·八正神明》篇:“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这是把气血和日月的关系直接联系的。所以人体的生理、病理随时都能受着自然界气候之影响。在临床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经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即是此理。人体病变与天道地理时辰有着密切联系,如病发于日出是脾胃虚弱,治以调理脾胃,病发日中,是心火太过,治以泻心火,病发于日晡,是肺肾阴虚,治以滋补肺肾,病发于夜半、是肾阴太过,治宜温肾阳制肾水。故《素问·五常政大论》:“故治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化生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是此理也。

例2 胆道蛔虫症


患者,女, 38岁,南安市人,家庭主妇。2004 年3 月10日就诊。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已3日。入院前月余常觉脐周隐隐作痛, 按之则舒。经医治无效而住院。当时体温37. 5 ℃,脉搏90次/min,脉弦,意识清醒。上腹疼痛剧烈,辗转不安,右上腹肌肉紧张,轻度压痛,经西医诊断为胆道蛔虫,给茄合剂止痛无效。改用针刺治疗,取穴中脘、阳陵泉等穴,施以龙虎交战手法,痛随缓解,留针30 min,痛即止。翌日(3月10日)午时阵发性剧痛,捧腹大哭,是日正当戊日午时而采用纳甲法,先针刺厉兑穴,后针中脘、阳陵泉等穴,手法同前日。针甫下,痛立止,观察两天,未复发,饮食如常,痊愈出院。

可见子午流注针法以时间条件为主要的针法,疗效优于一般针法,故能经久沿用,为历代针灸家所推崇。

例3 面汗淋漓


患者,男, 28岁,医务人员。1999年8月15日初诊。据述面部大汗4年多,其他部分无汗。曾服补虚药无效。视其气色光泽,舌色正常,谈话声音宏亮,脉象洪数有力,右寸更甚,面汗淋漓,诊断为实证。针合谷,手法用泻。针下不过2min,面汗即见少,留针5 min,面汗全收。起针时仍施泻法,后来复诊正常。随访至夏季,亦未复发。体会到医书所称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之说,是属虚证,此例是属实证,所以用泻法获效。

按:针刺手法繁多,不下百多种,都是为了疗效而设,以应复杂多变的病情需要。《灵枢·九针十二原》:“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这是要求持针的法则,要坚定有力,最为可贵。进针时用右拇、食、中三指挟持针具,要直针而下,切不可偏左偏右。操作过程中,必须心手存神气为枢,聚精会神于针和指端,意会于针下的感觉,同时凝神注意着病人神态,且要细心观察病者血脉虚实,唯有这样进行针刺,才能应针取高效,而不发生不良后果。针刺的微妙作用,主要关键在运针之快慢。粗率的医生,仅仅守着关节附近的若干穴位。唯有高明的医生,才会根据病人的体质、营养、精神等来掌握病人气血虚实邪正盛衰等机制。医者,必须知道在气的往来之间,有逆顺盛衰。因此,应当严格掌握针刺的时间为贵。《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这是说针刺下去后, 如没有得气感, 说明“气”没有“至”,应该继续施行手法,不应该拘泥于手法的次数,总以达到“气”至为度。所以强调“气至”,因气至就表明有了疗效。《灵枢·小针解》:“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这即指针刺法的微妙作用。重在掌握快与慢,主要是进出针手法的迟缓与疾速的区别。所谓泻的手法,必须疾纳其针,而要徐徐地放开针孔出针,补法则徐徐纳针而疾出针孔,这就是刺之微妙在数迟之意。

医者在操作针术时,必须心手存神气为枢,凝神针其气贯针尖,在针下得“气”的时候,就要紧抓其气,随时运针促使“气”至病所,就可收到应针取效,手到病除,这是针刺操作最紧要的。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