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谢鸣应用经方治疗妇科病经验介绍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摘要:谢教授长期从事中医方剂学的教学、科研及临床,擅于运用经方,理论水平和临床造诣深厚,用药娴熟,收效甚佳。笔者有幸侍诊学习,获益匪浅,现仅就谢师临床应用经方治疗妇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方证相关.治病求本经方一般是指《伤寒杂病论》所载的经典方剂,因其结构严谨,主治明确,功效卓著,倍受广大医家所推崇。谢师......

点击显示 收起

  谢鸣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师从著名中医药专家王绵之教授,为首届方剂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谢教授长期从事中医方剂学的教学、科研及临床,擅于运用经方,理论水平和临床造诣深厚,用药娴熟,收效甚佳。笔者有幸侍诊学习,获益匪浅,现仅就谢师临床应用经方治疗妇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方证相关.治病求本

  经方一般是指《伤寒杂病论》所载的经典方剂,因其结构严谨,主治明确,功效卓著,倍受广大医家所推崇。谢师认为,治病求本,重在探求方证相关,而应用经方更应如此。谢师指出,病证是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邪正关系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表征;方剂是在一定的治则、治法指导下,针对所主病证的基本病机,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其配伍关系,将多味药物合并在一起运用的形式;“方证相关”则是指-一个方剂内的药味及其配伍关系与其针对的病证病机或病理环节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或针对性…,强调方剂的功用是特定方药与其作用对象特定证之间相互作用的效应程度及其结果,即“方药一机体”密切的整体相关性。作为医疗实践过程中的基本要素,病、证、方、药在理论上存在必然的相关性。方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干预了复杂系统的人体,病证亦是一个非线性的“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复杂巨系统。方证相关规律是一种复杂的对应关联性规律,反映了方证在多系统、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多时空效应的整体相关性。方药一机体密切关联性的整体观即方证相关是中医学临床辨证论治的核心,而以方证相关性为核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则是临床辨证、立法、选方、遣药的有机统一体,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有机统一体。因此可以认为,方证相关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基础上,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最佳匹配方”并趋向兼合具体定量、微观精确的临床思想体系,而其思想源于“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基于方证相关的思想,谢师临床遣方用药反映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如治疗继发性不孕症,伴有月经后期者用温经汤加减;伴有心悸、腹痛者取小建中汤加味;伴有崩漏者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对于习惯性流产,伴胸胁胀痛者取小柴胡汤加减;伴腰酸、小便清长者用。肾气丸加减。又如治疗卵巢囊肿和乳腺纤维瘤术后情绪抑郁、带下过多者取当归芍药散加减;对于痛经者亦可用当归芍药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此外,治疗产后腹痛取当归芍药散,效果亦佳。

  案例1:患者,女,27岁,2008年3月29日首诊。患者l年前体检发现卵巢囊肿与乳腺纤维瘤(均为左侧),5个月前行手术切除,术后情绪不畅,白带量多味臭,经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刻下:情绪抑郁,神色不佳,白带量多稠粘,色黄味臭,月经色黯量可,经行乳房胀痛明显,右少腹隐痛,饮食尚可,大便不调,舌体右侧缘有紫斑点,苔薄白,脉左细涩、右濡弱。无既往病史。中医诊断:①郁证;②带下过多。证系肝血不足,脾弱气滞,湿停血瘀。治宜养血调肝、健脾化湿,佐行气祛瘀。方取当归芍药散加减:全当归10g,赤芍、白芍各9g,川芎9g,炒白术10g,茯苓9g,泽泻9g,柴胡9g,郁金9g,茺蔚子9g,乌药9g,山药10g,炒白果9g,制香附10g,炙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上下午温服。4月12日复诊:情志稍舒,白带量多,色味改善,大便畅,右少腹偶有隐痛,舌脉同前。上方去柴胡、郁金、炒白果,加菟丝子10g、桃仁9g,茯苓增至15g。经2个多月的治疗,患者精神情绪舒畅,白带恢复正常。随访5个月,未见复发。   

  按:本案患者因患卵巢囊肿与乳腺纤维瘤及其术后导致肝郁气滞,情志抑郁:冲任不调,肝脾失和,带下过多,取经方当归芍药散加减以治之。当归芍药散载于《金匮要略》:“妇人腹中诸疾病,当归芍药散主之。”方中当归、白芍补养肝血;柴胡、香附、郁金、乌药行气解郁;川芎、桃仁活血祛瘀;茯苓、白术、泽泻健脾渗湿;山药、茺蔚子等益气通脉。诸药合用,调和肝脾、利湿祛瘀、调节冲任,方证对应,实为治疗本病之良方。

  2调用剂型,知常达变

  谢师临床常根据患者的病证转归,调用相应剂型,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等,知常达变,以达方证高度相关性。剂型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调用相应剂型,是为了保证临床遣方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方便,也是为了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中药汤剂可供内服和外用,吸收较快,效力迅捷,但不易于携带;散剂多分装于胶囊中,性质较稳定,方便使用;丸剂多制成蜜丸和水丸,吸收较慢,药效持久,易于服用。三者各应用于临床的不同阶段,以适应不同的病证及其不同时期,发挥相应的最佳治疗效果。

  谢师指出,临床应精细辨证,必详查舌脉,合参四诊,而且应注重用药经过,权衡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从而针对疾病的本质,及时随证而调用不同的剂型,辨证与用药做到知常达变。

 

作者: 张良登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