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蔡文荣老中医发热治验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
摘要:蔡文荣老中医(1908-),广州人,抗战前毕业于广州汉兴中医学校,历任汉兴中医学校高级讲师、业余中医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医院高级医师。李,男,80岁,发热20余日,始有头痛、恶风、咽痛,发热时高时低,曾服银翘散、麻杏石甘汤等中药,热未除,体温在37。小时后,体温从41℃降至39。小时后,体温降至38℃,汗止。...

点击显示 收起

蔡文荣老中医(1908-), 广州人, 抗战前毕业于广州汉兴中医学校, 历任汉兴中医学校高级讲师、业余中医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医院高级医师。从医余年,学验俱丰,中医人网站参考蔡林光老师撰写的医案,编辑本文,以飨读者。

李, 男, 80岁, 发热20余日, 始有头痛、恶风、咽痛, 发热时高时低, 曾服银翘散、麻杏石甘汤等中药, 热未除, 体温在37.5℃ -41℃之间波动,高热汗出, 汗出热退, 退后复热, 不恶寒, 神志尚清,少气乏力, 小便短少, 大便3-4日一行, 胃纳差, 不渴, 舌淡、苔薄白, 脉缓无力。蔡老辨证为风温变证,乃津气两伤所致。处方西洋参15g, 浮小麦30g, 炙甘草3g, 白芍9g, 大枣(劈)6枚。清水3碗煎至1碗,药渣复煎, 少量频频饮服。小时后, 体温从41℃降至39.5℃ , 汗减少。小时后, 体温降至38℃ , 汗止。小时后, 体温降至正常。以本方续服天, 佐以稀粥调养, 无发热, 余症亦除。

按:本例高龄老人, 元气本皮, 前医以辛凉解表,并婆用攻下, 更伤津气。其汗出热退, 继而复热, 仿似湿温, 但无豹脱痞满, 唯见少气乏力, 乃津气两伤无疑。蔡老认为, 此津气两伤, 气随津泄之际, 』急用西洋参益气生津, 用炎甘草、白芍、大枣和营养阴, 配浮小麦养心上汗, 药证合拍而获效。

作者: 黄利兴 指导:周小青 2011-4-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