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李仁柱治疗问质性肺病经验初探

来源:中医院临床
摘要:先生治学严谨,精通中西医学,师古而不泥,西为中用,从常法人手,精选方药,形成自己独特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和临证方法,擅于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科疑难疾病,对间质性肺病李主任主张分期辨证结合,药性药理互参,对中晚期间质性肺病疗效斐然。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多,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目前西医主要是以免疫抑制......

点击显示 收起

    李仁柱主任医师系安徽省名老中医,安徽省中医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导师。先生治学严谨,精通中西医学,师古而不泥,西为中用,从常法人手,精选方药,形成自己独特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和临证方法,擅于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科疑难疾病,对间质性肺病李主任主张分期辨证结合,药性药理互参,对中晚期间质性肺病疗效斐然。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多,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弥散性肺问质疾病(ILD)是一组不同类型的侵犯肺泡壁及肺泡周围组织的疾病,本组疾病的病变主要发生于肺间质,不仅限于肺泡壁,还包含肺泡上皮细胞、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亦波及细支气管。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肺间质纤维化,使肺顺应性降低,肺容量减少,呈限制性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还因细支气管的炎症,以及肺小血管的闭塞,引起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所致的换气功能障碍性缺氧,患者出现慢性进行性呼吸困难,最终发生呼吸衰竭。目前西医主要是以免疫抑制为主的方案治疗,疗效欠佳,预后不良,给病人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中医古籍中虽无间质性肺病的病名。根据有关本病症状的描述国内学者多将该病归于“咳嗽”、“喘证”、“肺胀”、“短气”、“肺痿”、“肺痹”等范畴。李主任认为,患者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喘,刺激性干咳,刺激会厌部可引 起反射性呕吐,李主任认为应归为“肺痹”,正如《素问•痹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将其归属于“咳嗽”或“喘证”范畴亦不为过。后期患者症状加重,呼吸衰竭,以胸憋气短、咯吐浊唾涎沫为主要表现多应属于“肺痿”。该病病理变化为肺间质纤维化,肺顺应性降低,肺容量减少,呈限制性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和《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所描述的“肺胀”不符,故不属于“肺胀”。
    病因病机
李主任认为,该病早期主要是外邪侵袭肺脏,失于宣降,如《中藏经》“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之脏腑之为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该病患者早期既有先天不足,正气亏虚,所以该病早期是以实证为主,邪痹肺日久,消灼肺津,表现为干咳、胸闷等症。随着外邪的反复侵袭,病情不断进展,肺津渐枯,肺失濡养,肺叶渐痿。肺痹日久,肺叶痿弱,肺气虚损,“肺主一身之气”,气虚则运血无力,“肺朝百脉”、“气为血之帅”,肺气郁滞则心脉失畅,气血运行障碍,导致血脉瘀滞,从而进一步影响肺的宣降功能。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脾主运化水液,有赖于肺气宣发和肃降功能的协调,肺气郁滞,宣降失职,因而引起水液代谢不利,以致湿停中焦,脾阳受困,运化失职。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病日久,“久病伤肾”,肾不纳气则为喘促,动则尤甚。血瘀、水湿病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痰瘀并见,最终痰浊、血瘀、水饮错杂为患。因此,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肺络,久病可涉及心、脾、肾,病机涉及邪、虚、瘀、痰饮,但主要病机为肺络痹阻,肺气亏虚,以瘀为首要。
    临证施治
  李主任通过临床观察,根据问质性肺病发病规律,将间质性肺病分为3期,初期无明显呼吸功能衰竭,多表现为干咳、活动后呼吸困难;晚期气流明显受阻,呼吸功能衰竭,表现为咯吐浊唾涎沫、唇甲青紫、喘息加重。间质性肺病患者抵抗力下降,气道受阻,易至肺部感染,原有症状加重,李主任将其归为急性加重期。
  随着科技发展,CT、纤支镜、肺功能的检查普及,早期诊断率上升,但治疗效果欠佳。早期虽外邪痹肺,但正气未虚,以肺气上逆,肺津耗伤为主。李主任认为,外邪既已痹肺,定难除去,切不可过分强调宣肺解表,使用大量解表药,辛凉之品可损伤脾胃;辛温之品可耗伤阴津,而加重肺燥,是为“误治”也。咳嗽之症状是正气迫邪外出的保护作用,不可过用敛肺止咳,以免闭门留寇。应以润肺止咳为大法,可采用止嗽散加减。晚期以补气健脾、滋阴润肺、活血化瘀为大法。病机为本虚标实,但以本虚为主,临床常见证候有气阴两虚,痰浊阻肺,血瘀肺络。宜补肺益肾健脾、化痰平喘,活血化瘀,方用金水六君煎加减,以当归、熟地、陈皮、半夏、桃仁、茯苓、炙甘草为主。急性加重时多由外感、劳倦而诱发,临床常见证候有痰热壅肺、痰瘀阻肺,治宜清热解毒、化痰、滋阴、健脾。
    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其中川芎还具有扩张肺动脉的功用。间质性肺病后期肺组织纤维化,缺氧刺激骨髓增生,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肺血管床萎缩,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血流缓慢,以上诸证均与血瘀有关,故活血化瘀法贯穿整个疾病过程,其他医家也有相似论述。
    体  会
1滋阴不能过腻
    李主任认为,滋腻碍胃运化,会酿湿生痰,不利于病情控制。可用麦冬、天冬、百合,益肺气、滋肺阴、润燥止咳,慎用生地等过于滋腻药物。
2燥湿化痰不能伤阴
    燥湿化痰常用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白前、桔梗都属于温燥之品,易伤阴。李主任认为,弥散性肺间质疾病患者多阴虚,过用温燥止咳化痰药不利于止咳,反有加重干咳之嫌。杏仁虽有止咳平喘之功用,其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在肠道内分解产物有加重缺氧的作用,故有呼吸衰竭时应慎用。
3重视虫类药物使用
    李主任常用的药有蜂房、地龙、僵蚕。蜂房具有清热解毒功用,实验证明,露蜂房水提取液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均能抑制,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功用,对抗组胺使气管痉挛及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平喘。僵蚕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热咳、痰喘、吐血。
4治肺先健脾
    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肺为聚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肺与脾都有密切关系。因此,李主任在治肺同时不忘健脾,常用茯苓、党参、黄芪、炒白术、山药等。现代药理研究,健脾益气药物具有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作用,可有效预防外邪侵肺,减少复发,延缓病程的作用。
作者: 王六喜 王从振 李仁柱 2013-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