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汪龙德治疗肝病经验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就汪老师治疗肝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中医学认为,肝病的慢性过程与人体的阴阳失衡、正气虚损、邪气有余密切相关。汪老师认为,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若适当而不失时机地扶助正气,调节体内阴阳之平衡,可达到祛邪解毒的目的,临床常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以益气健脾,此类药能提高非特......

点击显示 收起

    汪龙德主任医师系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就汪老师治疗肝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益气健脾与补肾药同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西医学认为,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肝脏和其他脏器的病变,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除病毒本身的作用外,主要与人体的免疫应答状态有关。中医学认为,肝病的慢性过程与人体的阴阳失衡、正气虚损、邪气有余密切相关。汪老师认为,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若适当而不失时机地扶助正气,调节体内阴阳之平衡,可达到祛邪解毒的目的,临床常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以益气健脾,此类药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反应;选用淫羊藿、菟丝子、仙茅、枸杞子等以温阳补肾,此类药物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益气与补阳为伍,健脾与温肾相合,后天与先天共养,可收驱邪扶正之功。
    清化湿热和养阴药相伍。有利于保肝降酶
    由于肝炎病毒的作用使肝细胞破坏,出现转氨酶升高,其原因有二:一是肝经湿热,其舌苔多黄腻,治以清化肝经湿热为主,常选用柴胡、黄芩、半夏、栀子、陈皮等,湿热祛,舌苔退,转氨酶自会下降。二是肝阴亏虚,多舌红少苔或无苔,治以滋养肝阴为主,常用白芍、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乌梅、麦门冬等,肝阴复,舌苔生,转氨酶下降。
    清热解毒与理气利湿药相合,驱邪解毒
    病毒是慢性肝炎的始动因素,抗病毒为治疗的重中之重,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均证实清热解毒之品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汪老师常将清热解毒与理气利湿药并用,以加强各自的作用而又互为所用,常选用野菊花、紫草、虎杖、贯众、白花蛇舌草、茵陈、薏苡仁、金钱草、泽泻、茯苓等。清热解毒药多为苦寒之品,不可过用、久用,以免伤及脾胃。
    活血化瘀佐软坚散结药。阻抗肝纤维化
    中医认为,肝炎日久,肝失疏泄,气行不畅而致血运不利,气滞血瘀使肝之络脉瘀阻,渐成癞积之证。西医学认为,慢性肝炎病情迁延不愈导致肝脏纤维化,最终形成肝硬化。故汪老师强调,治疗慢性肝炎提早使用抗肝纤维化的活血化瘀及软坚散结药,常用桃仁、红花、丹参、莪术、炮穿山甲、牡蛎、鳖甲等。活血软坚之品有导致出血耗气之弊,因此汪老师强调在肝功能反复波动的不稳定期,对此类药的选用应慎重。
    蛋白代谢异常多属虚。治在肝脾肾
    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会出现蛋白代谢异常的情况。白蛋白(A)与球蛋白(G)的比值反映了肝脏的功能和疾病的进展情况,及时有效地纠正异常就能阻止病情发展。汪老师认为,A/G倒置是肝、脾、肾受损的表现。在此类患者中可见脾虚证的食少、脘闷、便溏、倦怠、浮肿、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舌淡、脉虚无力,主方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肝虚证多为血虚,症见胁肋隐痛、面色萎黄无华、头昏眩晕、疲乏无力,或手足发麻、唇舌爪甲色淡无华、脉细等,用补肝汤加味。肾虚者多为阴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低热、盗汗、足跟痛、脉细数,用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龟板胶等。在健脾、补肾、补肝之法中,健脾尤为重要,通过健脾胃以充气血生化之源,补肝肾以培精血之本,常能使白蛋白升高,球蛋白降低,达到调整蛋白代谢异常的目的。

 

作者: 王培红 2013-1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