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网络门诊名医出镜

博观约取 医海掌舵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摘要:周筱斋教授家世业医,其祖籍为浙江宁波府东乡慈豁县车轮桥,后迁居江苏南通州如皋县东马塘镇,至其祖父周敬庵公已行医三代,临床主要以内科、外科为主,其祖上勤业精研,视病人如亲属,得当地百姓信赖,就诊者日益增多,医名大噪。有感于治疗效果取决于药物质量的好坏,周筱斋教授的祖父非常重视中药的炮制修治,完全按照......

点击显示 收起

    周筱斋教授家世业医,其祖籍为浙江宁波府东乡慈豁县车轮桥,后迁居江苏南通州如皋县东马塘镇,至其祖父周敬庵公已行医三代,临床主要以内科、外科为主,其祖上勤业精研,视病人如亲属,得当地百姓信赖,就诊者日益增多,医名大噪。有感于治疗效果取决于药物质量的好坏,周筱斋教授的祖父非常重视中药的炮制修治,完全按照前人留下的制药方法进行加工,因此,临床上疗效显著,同时,他们家开设了“松寿堂”中药铺,由于他们家的药店对于药材的炮制非常讲究,因此,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誉。后来,周筱斋教授的祖母、祖父相继病故,他的家境因此也逐渐败落。时逢辛亥革命,清王朝被推翻,周筱斋教授年仅13岁。当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民不聊生,后来,周筱斋教授的母亲病故,其家境日益萧条。此后,周筱斋教授经严氏堂姑母介绍到“大德生”药号,半工半读。周教授决心秉承祖业,一可以解除当地民众的疾苦,二可以为自己谋一条出路。他常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自勉,勤奋苦读,精研历代医著,常常是白天在药店抓药,夜间读书,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
    周筱斋教授在读私塾期间,除了学习经学外,也常常读一些医书,同时受家庭影响,耳睹目染,他也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但是,在周筱斋教授立志学医之后,真知所学的医学知识远远不够,便重新认真地研读了《素灵类篡》、《张氏类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药性赋》、《汤头歌诀》,以及《医方集解》、《医学心悟》、《三家医案》、《临证指南医案》、《名医类案》等医学著作。由于这些医学著作中文辞深奥难懂,周筱斋教授经常遇到疑难问题,而且很多问题经过认真地思考后仍然得不出满意的答案,他便经常去找一些深谙医理但并未以医为业的学者,虚心求教,认真聆听,并反复琢磨,将其所讲消化吸收,日积月累,周筱斋教授的专业水平也得以日渐提高。
    周筱斋教授经常秉烛读书,通宵达旦,也因此经常受到族叔的指责,生怕他夜间读书会影响第二天抓药的工作,在配药过程中出现错误。在这样的环境下,周筱斋教授学习了3年,在此期间,他常常将医生治疗危重病症的药方默默记在心中,同时对药方的疗效进行跟踪观察,对于有效的方剂,他总是认真分析,找出其中的配伍特点和用药特色。由于周教授既好学,又会学,他的医学水平突飞猛进,亲戚朋友中有人患病,便经常请他诊治。在遇到疑难重症,众多名医进行会诊时,他总是在一旁认真听取各位名家的观点,同时也进行认真分析,观察治疗后的效果,最后通过疗效来判断他们正确与否。周筱斋教授22岁时,受聘于“济生会”,开始独立应诊。此后,他根据当时政府所颁布的中医师条例,考取了中医师资格。这一时期,恰逢国民党反动政府欲实施废止中医的政策,全国中医奋起抵抗,并在各地形成了“ 请愿团”,赴南京请愿,要求国民党政府取消废止中医的政策。当时,周教授的同乡陈君谋公任如皋县中医公会会长,将全县各区中医组织起来,周筱斋教授响应号召,成立如皋县中医公会马塘分会,并被选为主席。
    周筱斋教授的学医历程,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始于约、进于博、由博返约,最终达到“炉火纯青”,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周教授认为一名中医,对方剂、药物的研究,是中医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枢纽。应当在认识药物性味功能的基础上,进而认识方剂的药物组成以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在临证时应当做到根据病证,选用相应处方,结合病情,灵活运用加减变化。尤其是对于病情复杂者,医者应当能创制新方,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这就是周筱斋教授所谓的“识方、用方、制方”三个阶段。至于要达到识方深切,用方熨帖,制方精当的地步,还必须不断求进。
  恪守医德注重践行
    周筱斋教授自临证以来,始终以敬业、乐群为怀。每当他遇有病情严重而不能到诊所来就诊的患者,他总是亲自前往病患家中进行诊治,不避污秽,不嫌烦琐,仔细地询问病情,认真地分析,悉心地治疗,在患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周教授行医之初,因为临床经验较少,前来就诊的患者并不多。但由于周教授平易近人,热情负责,能做到急病随诊,出诊时先到农村,以重病为先, 从不计较诊金的多少,逐渐得到了诸多病家的认可。
周筱斋教授常说,要想在临床中治愈一个病,必须具有三方面的条件。第一,病人对医生的信任。病人只有信任医生,才能遵照医嘱执行,如果是慢性疾病,病人必须坚持服药如法,日久方能生效。第二,医者对待病人必须不分亲疏,一视同仁,认真负责,如待亲人,悉心治疗。
如果遇难治之证,不可推诿,必须认真地诊治;如果遇到预后不良的病人,也应该给予患者安慰性的语言,或者提前告诉病人家属,执行保护性医疗措施,切不可粗鲁直言,增加患者的悲观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病人得以痊愈时,医生也不应当夸大自己的功劳,要持以扁鹊“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的态度,不能自诩有“生死人面肉白骨”之功。第三,治疗方案要周密。治疗方案与病情相适应,才能起到逆转危候的作用。周筱斋教授认为,以上三者缺一不可,而医生的素养尤为重要,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否则虽有活人之心,而无治病之术,“济世活人”就成了一句空话。
    中医对时病大证和久病慢证的治疗,应当遵循吴鞠通所说的“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两句名言为原则和依据。临床中,治疗时病大证,必须如将军临阵作战,要有胆有识,知己知彼,善于观察病情  变化,随机应对,当机立断,不稍迟疑,方获全功。对于久病慢证,复杂多端,可能有十种、八种病丛集于一人之身,五脏皆伤,考虑治疗措施时常常有顾此失彼之嫌,因此,要善于分析当前以何病何证为主,抓住主要矛盾,方有端绪。倘能分清标本轻重缓急,循序渐进,重视掌握脾胃运纳之机,自能转危为安。与此同时,再将药治与食养相结合,促进胃气的恢复。
    学习中医,应当时刻注意把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临证实践中。例如,对于“辨证论治”的理解,有人将其比喻为汪洋大海,浩渺无边。周教授则认为,船上有舵,有桨,有风帆,特别是有人能掌握舵、桨、风帆这些工具,还有认识风向和航路的知识,可以达到预定之港。至于“证”,则是疾病本质的反映,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原理,运用四诊、八纲、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审证求因,就可从错综复杂的病情中,掌握病证的主要矛盾,认清病变的本质,采用正确的治法和方药。所谓“平调观念”,就是把平人与病人区别开来,把病与人统一起来。《内经》中说:“平人者,不病也。”就是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平调,无偏无颇,是谓“平人”;一旦平调失职,失去生理之常,即为病理之变,而为病人。这时就必须给予相应的治疗,以恢复其正常的生理状态。因此,医生用药治病,实际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以纠正人体的偏差。如分寸合度,轻重相宜,自可达到“以平为期”;如果孟浪过剂,则反致伤正,影响人体自身的调节本能,甚至产生副作用或新的病变。
    此外,还必须把中医学从纵横两方面“融会贯通”起来。纵的一面,是指应认识到《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及各家学说,自古至今,一脉相承,虽有变迁,但脉络一贯。从横的方面,要把这些基本理论渗透到各临床学科,作为指导实践的依据,并借助现代相关的科学知识,阐述其真义,以资印证,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辨治温热法重顾阴
    温热病是外感类热性病,包括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等。温热病的致病因素是热邪,与伤寒病的致病因素——寒邪不同。温热暑火,在中医学里面,仅仅是轻重程度的区别,所以有“温为热之渐”,“阳之动始于湿,盛于暑”,以及“热气大来,火之盛大也”等观点。总而言之,温热暑火四者均为阳邪,致病伤人,均属热性,因此称之为“温热病”。
    温热病的致病因素,大致有风热、暑热、湿热和燥热四种。感受风热之邪者为风温,感受暑热之邪者为暑温,感受湿热之邪者为湿温,感受燥热之邪者为温燥。其间,又多有兼夹之证,所谓兼夹,即“素无其证,与温合病谓之兼;素有其证,与温邪并病谓之夹。”暑邪致病多为暑温,《素问•热论篇》中说:“凡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目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夏月暑气当令,其后炎热,人若正气素亏,或劳倦过度而耗气伤津,则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下降,暑热病邪即可乘虚侵入人体而发病。暑为火热之气,其性酷烈,传变迅速。因此,病邪侵入人体,发病途径多直接进入气分而无卫分过程,初起即见壮热、汗多、口渴、脉洪等阳明气分热盛的证候。由于暑性火热,极易伤人正气,尤多耗伤津液,因此在病变过程中,常常出现津气耗伤,甚至津气欲脱等危重征象。又因暑性炎热,易入心营引动肝风,所以气分热邪不能及时清解,最易化火,深人心营,生痰生风,从而迅速出现痰热闭窍、风火相煽的危重病证。
    湿温发病于夏秋之际,湿邪之害,不同于暑。盛暑之时必兼湿,湿盛之时未必兼暑;暑邪只从外入,而湿邪兼于内外,唯有“外邪入里。里湿为合”才能发病;暑邪为病迅速而易见,湿邪为病,缓慢而难知。湿为阴邪,其性黏腻重浊,与热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病程缠绵难愈。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因此湿热致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湿温病的治疗,当先分湿与热孰轻孰重,其次辨病变所属的部位,进而遣方用药,分解湿热。或淡渗利湿,或清化湿热,或苦温开泄,或苦辛通降,务须为湿热之邪寻求出路。
  对于温热病的治疗,除了遵循一般的治疗法则外,周教授指出,临证还当根据温热病的致病特点,以“顾阴”为选方用药原则贯彻治疗的始终。所谓的“顾阴”,是和伤寒的“顾阳”相对而言的,该理论肇自喻嘉言的“以故病温之人,邪退而阴气犹存一线者,方可得生,总当以维护阴之根底”,“温病易伤真阴,以时时顾护为要”。至叶天士提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等等,均是温热病“顾阴”理论的渊源。此处所说的“阴”,乃指人体内的津、液、营、血、精等。热为阳邪,最易化燥伤阴。温热病的病因为热邪,其病变机转总以化燥伤阴为趋势。从整个病程的邪正交争来看,主要视其阴之存亡而决定其后果,因此,在病变过程中,就有?留有一分阴液,保得一分生机”的经验。
  所谓“顾阴”的内容,包含护阴和救阴两个方面。护有保护之意,救有直接挽救之意,两者有先后的区别,未伤者护阴,已伤者救阴。未伤者护阴,乃先安未受邪之地,已伤者救阴,乃挽救病势危机。前人在长期实践中,体会到温热病以化燥伤阴为病变的转归,因而得出“阴复则痊,阴亡则死”的结论。因此,在本病的施治过程中,始终以未伤者护阴,已伤者救阴为主要原则,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就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具体而言,上焦以护阴为主,有直接和间接之分,辛凉解表,或清气解热,均为间接护阴;热退表解,阴即不伤,如用滋阴解表,或清营退热,就是直接护阴。中焦可包括护阴、救阴两个方面,清气分热邪,下阳明实邪,则为护阴;清营分热邪,育阴以凉血,则为救阴。下焦以救阴为主,必须壮水滋阴。如果邪在上焦与中焦,欲安未受邪之地,则当顾护下焦之阴。周教授指出,护阴和救阴,不能机械地用三焦或卫气营血来划分,临床中还应当灵活施治。
作者: 未知 2013-4-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