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网络门诊名医出镜

终南山下 医儒绝伦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摘要:1939年继母又病,锡礼迁居西安,边求医边自修中医,有时回泾阳到清麓正谊书院随名儒张果斋研读经史。1941年秋,他在西安书肆幸得名医黄竹斋《伤寒杂病论集注》,用心攻读,释疑解困,继而思慕先生,经父故交考古学家陈子怡引荐,赴长安拜竹斋先生。黄竹斋,博学多识,针灸奇异.敬医爱国.名噪海内外.因不满当局腐败,......

点击显示 收起

 孝感动天 程门立雪
    米伯让,祖籍陕西泾阳县,1919年4月5日生于甘肃省张掖县。古丝绸路上驼铃悠悠,以  儒商自恃的父亲秉贞为儿起名锡礼,表字和亭。锡礼5岁即人私塾,不久,考入张掖高等小学校。少年锡礼既读经史子集,又接触新学新思想,救国济世之志萌于胸臆,13岁说服父亲入张掖医学宫学医。他目睹社会疮痍、吸食鸦片成风,又加入理善劝戒烟酒会。1936年母殁,他扶柩东归。治丧毕,他独自出游上海、南京,自谋生业,以广见闻。越明年,父病,多方求医无效,闻“断指入  药;可挽,锡礼遂赤背跪拜,以厨力断左手食指入药,诚愚孝也。不久,父即告亡,锡礼痛心疾首,拣拾旧医书,拜三原大医李新甫门下,愤然踏上学医之路。
    1939年继母又病,锡礼迁居西安,边求医边自修中医,有时回泾阳到清麓正谊书院随名儒张果斋研读经史。此时,他受孔子“天下为公”思想影响,读《礼记》中“泰伯让国”故事,深受启发,整理泾阳部分祖田、祖业赠于乡间邻里,自更名为“伯让”,布衣蓝衫,在乡间行医。
    1941年秋,他在西安书肆幸得名医黄竹斋《伤寒杂病论集注》,用心攻读,释疑解困,继而思慕先生,经父故交考古学家陈子怡引荐,赴长安拜竹斋先生。黄竹斋,博学多识,针灸奇异.敬医爱国.名噪海内外.因不满当局腐败,隐居终南山下。伯让得识先生,深受先生术业人格思想之熏陶,毅然变卖了西安家产,拜先生为师,潜心医学。“当年忿世时,同隐林陵村。矢志作华胄,忧国又忧民。”(米伯让《哭师黄竹斋先生》诗)他把忧国忧民的忿怨化成研习中华医学、解难救世的行动,悉心跟随先生习医,陪先生遍踏太白诸峰,寻药山林寒溪,调查秦岭中药资源的蕴藏与分布。在竹斋先生的引领下,他饱览深研了中国医学典籍,在协助先生整理校印《伤寒杂病论会通》《难经会通》《道德经会通》等书过程中,受到先生治学精神的感召,得益匪浅。
    此期间,伯让还应聘长安一中校医兼生理卫生科教员,与竹斋先生一起筹办陕西中医专科学校,协同先生实施“学术救国”,办学社,研究国学,介绍西学和医学革新主张等多种社会活动,陪同先生拜谒来陕的国学泰斗章太炎。在这些活动中,米伯让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问,拓宽了思路,在学术研究上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救危扶难 解民倒悬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隐居山乡的米伯让按捺不住兴奋喜悦之情,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他常去农村行医,抗美援朝斗争中,他在泾阳县坚持每月初一、十五义诊,为前线筹款捐献。1954年,他应聘于西北医学院,与黄竹斋先生共同主持创办西北医学院中医科,成为新中国中医人西医院校承担教学医疗任务的少数先行者之一。在医学院10多年间,他一方面勤于教学,一方面积极办好面向社会的中医科,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他们举办了三期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班。
  1959年克山病在陕北流行,他主动请缨,带领医疗小组奔赴黄龙、黄陵疫区,运用中医药防治克山病,在实践中总结撰写了《中医对克山病的认识和防治》一文,并在全国第一次克山病会议宣读交流,被视为克山病抢救工作的一个重要辅助疗法。1963年钩端螺旋体病在汉中地区流行,危害人民健康,严重妨碍了山区生产建设。他坚持请求组织批准,带领医疗队深入陕南山乡疫区,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用中医药防治方法,收治657例患者,治愈率为99%,疗效显著,打破了世俗认为中医不能治疗急性传染病的偏见。这件事在全国医药界引起极大反响,《光明日报》《健康报》《人民日报》均做了专题采访与报道,得到卫生部的重视与表扬。
    1964年周至县终南山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十分严重,它像瘟疫般在很短几天内可让一家或一个村的人在高烧出血中死亡,恐怖的阴云几乎笼罩着整个终南山麓。时任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的米伯让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率医疗队立即奔赴疫区,一边对症治疗,一边
仔细观察该病发热期将退时出现休克期的转化特点,提出治疗发热期和预防休克期的中医主方,并提出“温毒发瘀夹肾虚病”的病名,探寻治疗预防的良方良药。这个病据说是随三线建设大工厂搬迁从东北传来,一种名日黑线鼠的老鼠是始作俑者,在东北不死人,而在陕西却在一个时期造成极大的恐慌,成为周恩来总理关注、卫生部编号的传染病。这个病虽然还未能根治和绝迹,但在陕西医药界,特别是像米伯让这样一批急人民病痛如己痛的中医药专家和医务工作者锲而不舍的研究诊治下,已大大地控制了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渭水以南多发地区的人民获得了一定的生命保障。
  在数十年的中医药生涯中,米伯让就是这样不顾个人的安危,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卫生事业为己任,知难而进,向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顽强开战。虽晚年卧病床榻,但他的心一直在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操劳,他手中的中县这样不顾 个人的安危,以维护人民群众医药戈矛一直在前沿阵地上闪闪发光。
  仁风德馨.薪火相传
  米伯让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有广泛的知识和兴趣爱好,在社会、科技、文艺界均有许多朋友。他曾与来陕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探讨中医的“优选法”并为之诊病;在为来陕的陈毅副总理诊病时与之讨论过古典诗词和陈毅元帅自己的诗;与剧作家、秦腔艺术家范紫东共同研究过秦腔的发音与唱腔的改革,闲暇时还自娱自唱;与史学家武伯伦探讨《扁鹊仓公列传》中有关医学方面的问题,并为武先生回答阐释“牡疝”之疑……
    由于他在古典文学上有一定造诣,所以对祖国中医医典的研讨整理兴趣很大。他经常诵读经典医著原文,曾工整地手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温病条辨》《伤寒杂病论》,主持点校重印了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会通》等8种,撰写了《黄竹斋先生传略》。他十分重视《周易》的研究,认为“不知易不可言医”。他也非常重视精华糟粕的辨识与取弃,在医史文献研究上他主张“仗义直言持真理,科学求实毋自欺”,强调文献研究与临床相结合。
    他一生都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把良好的医德作为一个医务人员的最高追求,上法孙思邈,下取现代文明。他曾长期与许多西医学者、专家进行多种疾病、医药的研究,配合默契,精诚团结,礼让为先,没有门户之见。他十分重视对中医药界后来者的培养,与中青年中医药人才保持良好的联系,循循善诱,有问必答,传道授业,无私无畏。   
  米伯让就是这样,在学习探索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道路上走完了81年的人生,于2000年2月8日在纷飞的瑞雪中停止了心脏的跳动。他把自己的医学专长和经验教训,留给了后辈,把躯体和生命给了新世纪的春天。  
作者: 本站 2013-6-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