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陈林发表PNAS文章构建两级听觉认知模型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摘要:近日,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陈林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听觉认知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他们通过对母语为汉语的人群如何感知汉语声调的深入研究,证明了在听觉认知处理的早期阶段决定大脑半球优势的因素是听觉信号的声学特性,而不是听觉信号的功能。该杂志的审稿人指出,“这项工作利用了汉语具有声调的特点,为解决语言认知......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日,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陈林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听觉认知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他们通过对母语为汉语的人群如何感知汉语声调的深入研究,证明了在听觉认知处理的早期阶段决定大脑半球优势的因素是听觉信号的声学特性,而不是听觉信号的功能。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2月19日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该杂志的审稿人指出,“这项工作利用了汉语具有声调的特点,为解决语言认知处理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一个争论做出了贡献”。“它填补了关于大脑在早期认知阶段如何处理语言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科学界早就知道人类大脑的左半球在处理听觉语言信号时占优势,而大脑的右半球在处理音乐信号时占优势。但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这种分工却是一个令学术界长期困惑的难题,并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假说。功能假说认为决定大脑半球优势的因素是听觉信号所具有的功能,与信号的声学特性无关。而声学假说则认为决定大脑半球优势的因素是听觉信号的声学特性,与信号所具有的功能无关。两种假说之间的争论相持不下并且其中的任何一个假说都不能解释所有的实验数据。  

        该课题组利用既类似音乐又同时携带语义的汉语声调作为刺激信号来研究大脑的早期听觉认知过程,巧妙地了解决两种假说之间的争论。文章指出,先前报道的相关研究工作未能够通过分阶段观测大脑听觉认知处理过程来研究这个问题,但实际上声学假说在早期的意识前加工阶段是成立的,而功能假说则在后期的意识加工阶段是成立的。文章同时提出了一个两级听觉认知模型,将声学假说和功能假说统一起来。根据这个模型,在意识前阶段右脑依据听觉输入的声学特性成为处理汉语声调的优势半球,而到了意识阶段左脑依据听觉输入的语义功能成为处理汉语声调的优势半球。  

        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基金和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资助。    



深入阅读:

PNAS  |  December  19,  2006  |  vol.  103  |  no.  51  |  19558-19563

PNAS  2006  103:  19558-19563;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December  11  2006,  10.1073/pnas.0607065104

Opposite  patterns  of  hemisphere  dominance  for  early  auditory  processing  of  lexical  tones  and  consonants  

:  Hao  Luo,  Jing-Tian  Ni,  Zhi-Hao  Li,  Xiao-Ou  Li,  Da-Ren  Zhang,  Fan-Gang  Zeng,  and  Lin  Chen  

Lab:  Auditory  Research  Laboratory  and  Laboratory  of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7,  China;  and  Departments  of  Anatomy  and  Neurobiology,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gnitive  Sciences  and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CA  9269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对中国人如何感知汉语声调的深入研究,证明了在声音进入耳朵后约200毫秒的早期认知阶段,汉语声调主要靠大脑的右半球来分析处理,就像处理音乐一样。研究同时提示,说汉语的中国人比说英语的西方人更频繁地使用右脑,更应重视开发右脑的潜能。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1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科学界早就知道,人类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在处理外界声音信号时是有分工的。通常左脑在理解语义时占优势,而右脑在理解音乐时占优势。但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左右脑的分工,却是一个令学术界长期困惑的难题,并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假说。声学假说认为,决定大脑半球优势的因素是听觉信号所具有的声学属性,与信号的功能无关;功能假说则认为,决定大脑半球优势的因素是听觉信号的功能,与信号所具有的声学属性无关。  

  为解决两个假说之争,陈林教授等巧妙地利用汉语声调既类似音乐又同时携带语义的特点来研究大脑的早期听觉认知过程。他们发现,声学假说在早期的注意前认知阶段是成立的,而功能假说则在后期的注意认知阶段是成立的。根据实验结果,他们提出了一个两级听觉认知模型,将声学假说和功能假说统一起来。根据这个模型,在注意前阶段,右脑依据听觉输入的声学特性而成为处理汉语声调的优势半球;只有到了注意阶段,左脑才依据听觉输入的语义功能而成为处理汉语声调的优势半球。  

  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左右脑在语言感知中如何分工的机制。《美国科学院院刊》审稿人指出,“这项工作为解决语言认知处理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一个争论做出了贡献”;“它填补了关于大脑在早期认知阶段如何处理语言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