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海洋生物技术专利发展迅猛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摘要:海洋生物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技术群,是现代生物技术与海洋生物学相交叉的产物。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生物技术专利在我国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山东、广东、辽宁、上海这些占据地理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的地区,近几年来比较注重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海洋生物技术各领域申请了......

点击显示 收起

        海洋生物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技术群,是现代生物技术与海洋生物学相交叉的产物。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生物技术专利在我国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山东、广东、辽宁、上海这些占据地理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的地区,近几年来比较注重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海洋生物技术各领域申请了相当数量的专利,这为我国海洋生物技术专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水增养殖与水产品加工领域——基础扎实、可圈可点



  我国在海水增养殖领域的专利申请比较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在组织培育、原生质体融合及细胞工程育苗的某些应用研究方面,我国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已有10多种海洋无脊椎动物诱导三倍体获得成功,如“裙带菜单倍体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等专利技术,可与育苗技术比较先进的日本等国家相抗衡。



  在多倍体育种方面  我国拥有“四倍体鱼的培育方法”、“诱发日本真牡蛎产生三倍体的方法”等专利。海水养殖经济动物遗传改良也取得了新进展,不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选育了一些优良的品系,还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海带遗传转化模式。这反映了我国海水养殖大国的地位。



  我国先后开发了罐头、鱼糜制品、冷冻小包装、各种风味小吃制作技术,还利用生物化学和酶化学技术从低值水产品和加工废弃物中研制出一大批综合利用产品,奠定了专利发展的较好基础。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已逐步成为海洋渔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专利技术含量总体比较低,大部分专利仅仅停留在有益海洋生物的简单加工及对有用物质进行保活,而对起关键作用的有用物质研究不多。



  海洋生物药物及海洋活性物质领域——研究渐进、深入不足



  目前我国已有5种海洋药物、10种获健字号的海洋保健品获国家批准上市。已进入临床研究或临床前研究的一批海洋候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一批海洋候选新药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和临床前研究。



    目前该领域国内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抗肿瘤药物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及生物镇痛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从技术水平看,真正属于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的专利技术仅占总数的20%,其中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用机理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很少。



  海洋生物基因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起步虽晚,厚积薄发



  我国在海洋生物基因领域的专利申请始于1996年,2000年后开始大量出现,2000年以后申请的有21件,占到了总数的70%左右。这说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是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这些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我国对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拥有“日本对虾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中国对虾抗菌肽基因与克隆技术”等多项专利。



  从专利申请的技术内容来看,海洋生物基因专利可分为两类:直接将成果用于提高海水养殖业效益的、用于生物制药或生产活性物质的。在海洋生物基因领域,国内外的专利申请从技术水平来看大致相当,国内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一定的优势。



  我国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开展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实施了多项生物治理海洋环境及生物修复的研究项目,并申请多项中国专利。这些专利申请涉及到海洋生态环境的检测和环境修复等方面,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领域。



  问题与建议



  我国海洋生物技术专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海洋生物技术企业还不能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没有申请国外专利;扶持专利发展的资金匮乏;海洋生物技术研发力量还未形成整体合力。



  专家建议我国应当积极开展海洋生物技术专利布局的超前研究,以加快发展海洋生物新兴产业的专利技术为重点,努力发展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海水养殖良种选育及工厂化育苗技术、海洋水产养殖饲料开发技术等,形成多类型、多层次构成的海洋生物专利技术结构布局。各类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具体布局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断调整优化,积极获取专利保护。加快专利技术产品的开发,尽快形成系列产品,建立市场竞争能力强、专利保护有力的产品结构。
作者: 2007-3-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