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消灭“坏细菌” 防害新思路

来源:科学时报
摘要:他们并没有从臭蝽(Megacoptapunctatissima)的基因下手,而是调整了寄居在其内脏中的共生细菌。punctatissima体内的细菌清除干净,之后将这些细菌移植进这种臭蝽的表亲——M。cribraria变成这种细菌最主要的宿主,它便成为对大豆最有威胁的害虫。他说,相同的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那些寄生于蚜虫、舌蝇、白蚁和其他害虫体内......

点击显示 收起

当臭蝽在大豆田里大快朵颐时,这些可恶的家伙仍不忘在田里四处产卵,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一个神秘帮凶在作祟。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生活在臭蝽内脏中的微生物能够控制其繁殖,进而使害虫在田间产下数百万枚虫卵。如果除去这种微生物,则臭蝽的数量将直线下降,从而有效缓解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然而如果向一种无害臭蝽体内注射相同的微生物,则这种昆虫的数量将会激增,并最终加入咀嚼大豆的大军。这一发现为研究昆虫的进化提供了新的线索,但它能否有助于农业学家开发出保护农作物丰产的新方法尚难以估量。  

科学家曾经假设,农作物害虫进化后的基因能够帮助它们确定庄稼的位置。如今,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简单的试验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他们并没有从臭蝽(Megacopta  punctatissima)的基因下手,而是调整了寄居在其内脏中的共生细菌。研究小组将在实验室中培育的M.  punctatissima体内的细菌清除干净,之后将这些细菌移植进这种臭蝽的表亲——M.  cribraria——的内脏中。在正常情况下,M.  cribraria很少以大豆为食。  

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昆虫的角色产生了转换——突然间,M.  punctatissima在实验室中的产卵数量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而M.  cribraria的产卵数量则开始激增。参与该项研究的昆虫学家Takema  Fukatsu认为:“是生理学因素而非行为学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显然,这种微生物在两种臭蝽的生活周期中均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其寄居在哪种昆虫体内,都会增强宿主的繁殖能力。一旦M.  cribraria变成这种细菌最主要的宿主,它便成为对大豆最有威胁的害虫。研究人员在上周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卷》(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Series  B)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Fukatsu指出,研究小组正在测定这种臭蝽内脏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从而搞清其运作机制。他说,相同的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那些寄生于蚜虫、舌蝇、白蚁和其他害虫体内的细菌。如果能够除去这些细菌,将使这些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大打折扣。  

美国印第安纳州西拉法叶市波尔多大学的昆虫学家Tom  Turpin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对于进化生物学而言非常有趣。但它能否成为控制害虫的一种有效手段“还需要综合生物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因素进行考虑”。Turpin举例说,通过向农田喷洒抗生素消灭内部的细菌能够杀死这些害虫,但还要意识到,这些药物残留也将对以庄稼为食的人类构成威胁。
作者: 2007-6-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