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中意合作玉米抗旱种质创新和抗旱性状改良研究

来源:科技部
摘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应用基因组学方法鉴评玉米抗旱种质、培育抗旱新品种”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合作,应用成熟的基因组学方法,初步建立起一套通过遗传途径解决玉米抗旱问题的技术体系,创制出抗旱性强、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自交系和杂交系新品种。由于抗旱问题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国际合作......

点击显示 收起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应用基因组学方法鉴评玉米抗旱种质、培育抗旱新品种”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合作,应用成熟的基因组学方法,初步建立起一套通过遗传途径解决玉米抗旱问题的技术体系,创制出抗旱性强、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自交系和杂交系新品种。

  由于抗旱问题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多方合作机制,把传统的农艺学研究、生理生化研究、种质资源研究、遗传研究、育种方法研究与新的生物技术研究、基因组学研究、蛋白组学研究等结合起来,来共同解决作物抗旱性这个难题。该项目对中意双方收集到的100份玉米抗旱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澄清了材料间的遗传关系,找到了控制抗旱性及其相关性状的基因位点,找到了一些抗旱相关基因。同时,利用鉴定出的抗旱地方品种、自交系组建了抗旱群体,并应用轮回选择方法进行了干旱环境下和正常环境下的选择,创制出抗旱性强、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自交系,并利用已配制的杂交组合在干旱环境下进行了筛选鉴定。

  该项目培育的自交系和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为全面解决玉米品种的抗旱问题打下了基础。
作者: 2007-6-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