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农田”守望者:杜邦如何追逐玉米商机

来源:环球企业家
摘要:从外表看,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蔡伦路600号的杜邦(DuPont)中国研究中心和一般的现代化公司建筑别无两样,但内部忙碌的工作氛围中却隐藏着某种不易察觉的“冒险”意味。这座杜邦投资1亿多人民币建立的世界第二大研发中心去年刚刚投入使用,作为传统化工巨头本世纪最勇敢的改革——生物能源计划在中国的驱动中心,它注视......

点击显示 收起

从外表看,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蔡伦路600号的杜邦(DuPont)中国研究中心和一般的现代化公司建筑别无两样,但内部忙碌的工作氛围中却隐藏着某种不易察觉的“冒险”意味。



这座杜邦投资1亿多人民币建立的世界第二大研发中心去年刚刚投入使用,作为传统化工巨头本世纪最勇敢的改革——生物能源计划在中国的驱动中心,它注视着中国每一个新能源商机,并试图成为参与者。目前,杜邦所能感受到的现实机会来自玉米——未来生物能源的重要载体。



研究中心的200名工作人员不停忙碌,研究人员检测材料、分析结构,业务部门沟通内外、交流合作。未来,这里的员工将增加一倍,立足于将更多新能源技术引入中国,并对其中的一些做出适应性改进。



可见,曾经最知名的污染者现在的身份是倡导改善环境并从中获利的商业先驱。去年底,杜邦公布了面向2015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承诺继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宣布加强开发可持续产品和技术,从而产生60亿美元“绿色收入”。205岁的杜邦公司,在经历了黑火药时代,能源化工时代后,将自己定位于电子、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为特征的新型公司。



按理,能将玉米每一部分转化为生物能源的杜邦和能源短缺的中国市场本是天作之合。但当杜邦中国研究中心、生物能源亚太区业务发展经理韩峰要具体承担任务时,事情却不那么简单。



今年初,韩峰从美国来到上海。此前,这位商业管理硕士兼生物化学博士是杜邦的子公司先锋种业(Pioneer  Hi-Bred)公司对玉米育种深有研究的农学专家。尽管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已经在过去几年风靡全球,但韩峰在中国首先要解决最基本的玉米供应不足问题。



“中国玉米产量只有美国玉米产量的2/3,所以如果能够把中国玉米产量提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玉米供应不足的问题。”韩峰告诉《环球企业家》作为杜邦生物能源的重要环节之一,先锋种业海外公司在中国已与登海种业(行情论坛)和敦煌种业(行情论坛)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多个研发基地。春季,先锋种业在辽宁铁岭和河南新乡的两个基地同时开工,进行玉米播种、田间管理、数据记录,通过优化玉米的基因组合进行高产育种;到了冬季,他们转战到海南,在冬季繁殖基地进行育种实验。



因此,对韩峰们来说,最近半年的工作可谓“颠沛流离”:辗转于安徽、河南、辽宁等省,与丰原生化(行情论坛)、河南天冠、中粮等乙醇生产企业进行了多次接触,希望对方用先锋种业在中国研发的玉米品种进行测试。



韩峰逐渐变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游说者,他频繁重复着杜邦的经验:育种方向上的转变不仅提高产量,而且提高淀粉含量,如此一来就有助于乙醇降低成本。



然而,就在这些努力逐步获得市场认可的时候,传来了发展非粮乙醇、限制玉米生产乙醇的官方政策转变的消息,杜邦必须及时调整业务拓展方向。



在中国,转基因相关研究和种植受到政策禁止,美国较为成熟的转基因玉米研究成果无法移植,而由于产量和耕地有限,非粮做法也达不到国家需求,最为可行的是将植物茎杆转化成乙醇,即纤维素酒精技术。



好在,中国的这种茎杆资源很多,杜邦把研发集中在玉米茎杆上。每年,农村都有大量玉米秸杆被焚烧,或做成效率低下的沼气,杜邦认为自己的纤维素乙醇技术可以更有效率地利用这些资源,让它们替代石油。



事实上,韩峰们的工作刚刚开始,成果也不丰厚。在纤维素乙醇方面,杜邦在中国还没有建立合作,他们正在评价与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的机会,准备在合适时间介入。在韩看来,乙醇在中国是一个垄断行业,涉及销售等多方面问题,杜邦无法单独操作,而能源属于战略物资,外资的进入也显得十分敏感。



因此,中国的“绿色未来”需要杜邦同时开展多条路径去实现。研发中心的第三个策略是下一代生物燃料——生物丁醇,这个杜邦与BP的合作项目可用任何生物质来生产。



从技术角度来说,乙醇能量密度只有汽油的65%,生物丁醇能量密度则非常高,接近汽油,而且可以通过石油管道运输,并与汽油以任何比例混合。杜邦正在与中国相关企业与研究机构接触,宣称这一技术在未来潜力巨大。不仅是研发中心,整个杜邦集团都在参与浩大的游说工程。



植物中的碳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出来的,用生物技术把它转化成丁醇和乙醇,燃烧后碳重回大气。  杜邦中国集团总经理王建平向《环球企业家》强调,整个循环过程没有额外的碳排放,对环境大有好处。



不过,对杜邦来说,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与研发在中国尚属初级阶段,但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则已成为现实。2005年,杜邦正式授权泉州海天轻纺集团,利用玉米开发、生产短纤维及织物,这是中国的第一家,也是杜邦在全球授权的第二家生产工厂。



无论如何,杜邦坚信,自己的种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及传统化学工业的工艺开发结合起来,可为解决中国能源危机贡献一份力量。据悉,到2010年,杜邦将把在中国的投资从现在的7亿美元增加到12亿美元,安全、环保、健康是核心价值所在。不过,中国的绿色未来能否在这些核心价值的实现过程中逐步显现,仍取决于杜邦随机应变的能力。
作者: 2007-8-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