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首颗“生物人造心”面世

来源:广州日报
摘要:美国科学家利用将活鼠细胞注入死鼠心脏的方法,成功培养出全球首颗在体外可自我生长的活体心脏。他们计划把这种再生技术推广到多种器官,为众多排队等待移植器官的患者带去福音。美国科学家用“换细胞、留结构”的方法,成功培养出全球首颗在体外可自我生长的活体心脏。他们计划把这种再生技术推广到多种器官,为众多排队......

点击显示 收起

  美国科学家利用将活鼠细胞注入死鼠心脏的方法,成功培养出全球首颗在体外可自我生长的活体心脏。他们计划把这种再生技术推广到多种器官,为众多排队等待移植器官的患者带去福音。

  美国科学家用“换细胞、留结构”的方法,成功培养出全球首颗在体外可自我生长的活体心脏。他们计划把这种再生技术推广到多种器官,为众多排队等待移植器官的患者带去福音。

  鼠体外育活心

  美国《自然—医学》杂志13日刊文,阐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团队这项医学突破。

  研究人员首先从鼠尸中取出一颗完整心脏,去除其中不需要的细胞,保留心室、血管及心脏瓣膜等心脏结构,随后注入一只新生鼠体内未发育完全的心脏细胞。

  他们把这颗心脏放入实验室的无菌培养皿中,4天后观察到它收缩,8天后心脏开始怦怦跳动。

  论文把这颗心脏称为“生物人造心”。参与这项研究的哈拉尔·奥特说:“我们用生物自己的材料培育出一个新器官……当我们看到它第一次收缩,我们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作为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明尼苏达心血管修复中心主任多丽丝·泰勒教授说:“为验证理论,我们这次用的是未发育完全的心脏细胞……按照这种理论,我们就能用需要移植器官者的细胞,培养出血管或者整个器官,之后移植给他。”

  可推及多器官

  “伯纳德·奥布赖恩”显微外科学会负责人韦恩·莫里森教授说:“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生物体外用组织培养出完整器官。”

  “这说明,我们能够制造出一颗心脏,它不仅看起来像心脏、像(正常)心脏一样成长,更令人兴奋的是还能改造原有血管。”莫里森强调,这种血管细胞“再生长”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泰勒说,这种再生技术可以用于培养其他器官,事实上只要保持血液供给,任何种类器官都能培养出来,“按照这种理念(换细胞、留结构),你可以造出任何器官,肾、肝、肺、胰——只要你叫得出来的,我们都希望做出来”。

  英国伯明翰大学乔恩·弗兰普顿博士说:“这项研究令人激动。虽然还需展开一系列后续研究,但它走出第一步,展现出我们能够修复受损心脏的前景以及把这种技术推广到其他器官的可能。”

  意义

  造福220万心力衰竭患者

  据新华社电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全球现有220万心力衰竭患者,但可供移植的心脏奇缺,而且患者接受心脏移植后容易产生排异反应,不得不终生服用抗排异药物。而这些药物若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肾衰、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

  这种新技术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可能。按照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团队的理论,如果把一颗心脏原有细胞去除后,植入待接受移植者的干细胞,再把长出的新心脏植入他的体内,“新心”会像他被摘掉的“旧心”一样被滋养、调整和生长。这样就能大幅降低排异反应,同时解决可移植心脏紧缺的问题。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学会的安尼塔·托马斯博士对这一成果临床前景持谨慎态度。

  托马斯博士说:“我们需要看到这些人造心脏植入动物体内一段时间后的效果。这篇论文的作者掌握了必要技术,但尚未汇报后续情况。我们期待他们下一篇论文面世。”

  泰勒也承认,要把这种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还为时尚早。她计划在条件合适时用这种技术培育一颗人类心脏,“我们的长远目标是用患者干细胞培养出一颗新的心脏”。


作者: 2008-1-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