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四年耕耘硕果丰:记化学化工院生物传感与表面分析研究所

来源:中南大学
摘要:四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对于一个新组建的科研机构来说,也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而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传感与表面分析研究所却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合作的团队精神、创新的科研活力,创造出了斐然的科研业绩。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传感与表面分析研究所组建于2004年4月。四年......

点击显示 收起

            四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对于一个新组建的科研机构来说,也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而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传感与表面分析研究所却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合作的团队精神、创新的科研活力,创造出了斐然的科研业绩。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传感与表面分析研究所组建于2004年4月。四年来,在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下,传感所以分析方法学研究为立足点和特色,创造和完善了一系列基于高灵敏快速检测的电分析及表面分析新方法,发展了多种异相界面的联用检测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单分子快速检测、界面化学理论研究以及基因/蛋白质化学研究。在现代分析仪器的研制与联用、界面生物传感技术、纳米水平上的新分析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为学院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在整个化学化工学院形成了“学术百花齐放,科研比学赶超”的靓丽风景。





精英团队共铸“科研利舰”  





            生物传感与表面分析研究所的最大特点是一支以青年科学家为主的高素质科研团队。这个团队以周飞艨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由4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组成。其中留学归国人员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6人。人才优势是这个科研团队的核心灵魂。  

            团队主帅周飞艨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先后荣获美国Dreyfus基金会教师学者奖、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技术成就奖、东田纳西州质谱协会奖、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奥斯汀主校职业发展奖和贝克曼基金奖等。梯队成员:王建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博士后,2005年4月至2006年7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访问学者,中南大学首批“升华学者计划”  特聘教授;刘又年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H.  -B.  Kraatz教授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和研究员工作,曾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曾冬铭教授,博士,多次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湖南省科研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向娟副教授,武汉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年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翼副教授,博士(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与中科院化学所联合培养),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博士后,中南大学升华猎英计划特聘人才。  

            众多优秀人才齐聚一堂,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取长补短,交流合作是关键。“做学问”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就行的,一个成功的经验拿出来分享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造灵感,精诚合作才会产生“1+1>2”的效应。生物传感所的师生正是这样注重交流,精诚合作,群策群力,锐意进取,从而铸造出一艘无坚不摧的“科研利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研难关。  





励精图治  催熟“累累硕果”  





            科研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生物传感所的师生深知“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他们从不好高骛远、贪图虚名,而是奉献科学,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为了一个好的构想,他们可以不眠不休地在实验室潜心钻研数日;为了论证一种可能,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验证一次又一次。失败了,不气馁,总结教训,重新再来;成功了,不满足,汲取经验,再攀高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四年的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换来的是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学术论文及会议论文累计发表70余篇,其中在Anal.  Chem.,  J.  Phys.  Chem.  C,  Electrophoresis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影响因子大于5.0的论文共3篇(还有两篇在投);影响因子大于2.0的共15篇;被SCI、EI等国际检索刊物收录的有50余篇。出版著作8部,包括为Wiley  Interscience以及American  Scientific  Publishers等撰写部分章节,参与编写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无机化学》等。申请专利2项。承担科研项目13项,其中5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为“863高技术项目”等。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并做邀请报告,如The  12th  Beijing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Instrumental  Analysis和The  Tenth  World  Congress  on  Biosensors等;2008年6月还组织举办了中南大学首届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生物无机与生物分析化学论坛”  ……  

            这些有目共睹的好成绩不仅是对生物传感所师生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最好回报,也是对学校各级领导和同仁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的最好回报。同时,有效的交流合作充分带动起了全院良好、活跃的学术氛围,促进了分析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为我校的学科建设、科研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薪火相传  情系民族未来  





            作为高校的科研机构,传感所一直以“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培育英才”为己任,认为科学应该是为人民谋福利的,积极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真正做到“立学为民,治学为国”。传感所的各位老师无不以其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追求卓越的崇高理念、心系民族的赤子情怀,以身作则地感染、激励着每一位学生。  

            学术上,他们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不断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通过启发式引导,变被动为主动,使得教与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人格上,他们言传身教,以其引领、前瞻的思想高度,科学人文的深厚底蕴,让学生懂得为人、为学的真谛,受益终身。四年来,传感所共精心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47人。他们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三十余篇高水平的科学论文,在影响因子上屡创化学化工学院新高。不少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不久就成为其工作领域内独当一面的人才。“薪火相传,培育祖国英才;心忧天下,托起民族未来!”,这便是传感所教书育人的真实写照。  

            四年的辛勤耕耘,使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传感与表面分析研究所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道路上创出了累累硕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们深深懂得,科学没有止境,研究更须努力,为理想奋斗是终身的伟大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他们夜以继日、孜孜以求、毫不倦怠地努力工作下,今后的科研道路上,他们一定会取得更多傲人的成绩,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 2009-2-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