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诺亚方舟”计划启动 广西为特有动物建立基因库

来源:南国早报
摘要:传说中,一场洪水让全部的生物陷入灭顶之灾,唯有诺亚方舟上有限的生灵得以幸存。为防止广西特有的动物因天灾人祸灭绝,广西科学家于2004年启动“动物诺亚方舟”计划,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为这些动物一一建立种质基因库。这个“动物诺亚方舟”由广西科学院的中国-东盟生物技术合作研发中心打造,名为“广西特色动物种质基......

点击显示 收起

        传说中,一场洪水让全部的生物陷入灭顶之灾,唯有诺亚方舟上有限的生灵得以幸存。为防止广西特有的动物因天灾人祸灭绝,广西科学家于2004年启动“动物诺亚方舟”计划,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为这些动物一一建立种质基因库。即使有朝一日它们在地球上绝迹,打开“方舟”,它们又将重生,继续繁衍生息,造福人类。  



        这个“动物诺亚方舟”由广西科学院的中国-东盟生物技术合作研发中心打造,名为“广西特色动物种质基因资源保护技术平台的建设”。5月31日,据课题主持人、广西大学动科院博士生导师、广西科学院特聘教授蒋和生介绍,广西物种丰富,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有150个,约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44.5%,其中广西特有的动物有18种。此外,广西具有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现有23个畜禽地方品种列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  



        随着杂交改良、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加剧,地球上的物种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快速灭绝,广西的特有动物也面临着外来基因入侵、数量减少、品质退化等多重危机。  



        据介绍,目前,传统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保护区,或建立保种基地。这些措施能很好地保存物种的多样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保护地方畜禽品种,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随着试管技术、克隆技术、冷冻保存技术等生物技术的新成果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创造了新途径,建造“动物诺亚方舟”不再是天方夜谭。  



        建造“动物诺亚方舟”,首先要清楚地了解“方舟”客人的家底——资源分布和群体数量,为计划的实施提供最原始的实验数据。其中,样品的收集非常关键。该中心的科研人员首先收集待研究的特色动物的样本:对于特色的地方畜禽,以血样收集为主;而对于珍贵的野生动物,血样收集非常困难的,毛发和粪便也可以作为样品获取动物基因组DNA。接着,科研人员将探索这些动物的起源,筛选品种遗传标记,克隆获得并保存有用的基因。最后,将这些动物的体细胞、精子、卵子以及胚胎进行冷冻后,置于-196℃的液氮中长时间保存。这样,任凭时光、环境变迁,它们都不受影响,而且“根正苗红”。即使有朝一日,它们数量减少,甚至已在地球上绝迹,只需解冻这些物质,利用体外培养、克隆等技术,它们便获重生,继续繁衍后代。  



        据了解,目前,该中心已在收集广西乃至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濒危的野生动物的种质基因资源。广西富钟、西林水牛已经成功登上“诺亚方舟”,预计2011年底前,德保矮马、白头叶猴等广西特有动物也将陆续进驻“方舟”。(陆月玲)  



广西两本地水牛入住“诺亚方舟”  



        在农业部备案的全国18个沼泽型地方水牛名单中,广西富钟、西林水牛榜上有名。广西作为水牛之乡,水牛自然成为“动物诺亚方舟”的首选目标。这是全国首次系统保存水牛基因,并构建水牛基因库。  



        “广西水牛小如狗”,但富钟、西林水牛却是广西水牛中的“大块头”。富钟水牛(原名富川水牛)居住在富川、钟山附近。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人工选择,造就了今天的富钟水牛:不但体形高大,还具有较强适应能力,无论酷暑严寒,或刮风下雨,能正常行走群牧;灵活、温驯、耐粗饲;具有较强的抗病力,据历年资料统计,两县水牛的发病率不超过0.5%。  



        而西林水牛主要分布于广西的西林、隆林、田林等县及其周围地区的高原山地,身躯较高。巧的是,两种水牛都具有明显的广西特色——颈下有一条新月形的白带。  



        虽然这两种水牛有着一些优良的特性,但在肉质和产奶量上不如世界一些名牛,只有和良种牛“联姻”,才能让消费者吃上美味的牛肉和营养丰富的水牛奶,让农民增收。但是良种牛的基因有很强的侵占性,比如楼来牛的皮毛为黑色,按理说,和广西本地黄牛杂交的“混血儿”的肤色应该选两者的中间色,或者各占50%的几率,但是研究发现,“混血儿”全是清一色的“黑皮肤”。  



        此外,“联姻”让杂交牛迅速成为市场上的宠儿,必然会影响富钟、西林水牛的血统,导致基因流失,特别是目前人类还未能发现的优秀的基因。如此下去,若干年后,广西土生土长的富钟、西林水牛可能就从地球上绝迹了。  



        “鱼和熊掌如何兼得”一直困扰着广西的“牛专家”们。随着广西水牛活体取卵、冷冻保存技术、克隆技术等新成果相继问世,“牛专家”萌生了将这两种水牛的基因完整保存下来、留给后人的想法。  



        从2004年开始,广西大学动科院和广西科学院的中国-东盟生物技术合作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到了这两种水牛出生地摸底。为了确保水牛血统纯正,他们来到了交通相对闭塞的村子,分别采集了207头西林水牛和196头富钟水牛的血液。通过微卫星DNA标记鉴别等技术检测,有90%左右的属于同一家族,而10%左右已经掺杂别的水牛血统。科研人员从纯正血统的两种水牛身上分别提取精子样本1000多份、卵母细胞1000多份,并从耳根提取体细胞1000多份、生产和保存体内胚胎1000多枚,将它们分别进行冷冻保存。  



        历经4年,广西富钟、西林水牛种质资源基因已成功保存,并为广西其他特色动物入住“诺亚方舟”积累了经验。(陆月玲)
作者: 2009-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