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植物抗性蛋白识别不同细菌效应蛋白的分子机制

来源: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摘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发表文章首次报道了细菌效应蛋白AvrPtoB和植物中对应的抗性蛋白Pto复合物AvrPtoB-Pto的晶体结构,揭示了同一个植物抗性蛋白(Pto)如何识别两个完全不同的细菌效应蛋白(AvrPto和AvrPtoB)的分子机制。植物的抗性蛋白精确识别病原菌中的效应蛋白,对引发植物防御响应非常重要。植物的抗性蛋白Pto能够识......

点击显示 收起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发表文章首次报道了细菌效应蛋白AvrPtoB和植物中对应的抗性蛋白Pto复合物AvrPtoB-Pto的晶体结构,揭示了同一个植物抗性蛋白(Pto)如何识别两个完全不同的细菌效应蛋白(AvrPto  和AvrPtoB)的分子机制。

植物的抗性蛋白精确识别病原菌中的效应蛋白,对引发植物防御响应非常重要。植物的抗性蛋白Pto能够识别两个序列完全不同源的效应蛋白AvrPto和AvrPtoB,并通过NB-LRR蛋白Prf激活下游免疫反应。文章解析了AvrPtoB的Pto-binding  domain(AvrPtoB  121-205)的晶体结构(1.9埃),以及AvrPtoB121-205-Pto复合物的结构(3.3埃)。该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了AvrPtoB与Pto相互作用通过两个界面调节,其中一个界面与AvrPto-Pto复合物的结合面完全不同。实验表明,替换了位于这个界面上氨基酸的Pto,不需要效应蛋白AvrPto或AvrPtoB  ,就能引发Prf介导的免疫反应。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效应蛋白通过解除Pto对植物抗病的抑制作用从而引起宿主免疫反应。同时,文章从结构的角度揭示了同一个植物抗性蛋白(Pto)如何识别不同细菌效应蛋白的分子机制。

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董靖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共同第一作者樊粉霞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生的博士生,论文其他的作者还有论文的其他作者还有:共同第一作者Fangming  Xiao,谷立川博士,仓怀兴博士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柴继杰博士和康奈尔大学的Gregory  B.  Martin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此项研究为科技部863和北京市科委资助课题,结构与生化部分工作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
作者: 2009-7-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