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日本科学家揭示龟为什么长甲

来源:新华网
摘要: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对比中华鳖、鸡和老鼠的胚胎发育过程,发现了龟是如何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特立独行”,发育出一身与众不同的龟甲。因此,日本理化研究所发展生物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选择了龟的一种——中华鳖与鸟类以及老鼠为对比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发现,直到胚胎发育中期,这......

点击显示 收起

        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对比中华鳖、鸡和老鼠的胚胎发育过程,发现了龟是如何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特立独行”,发育出一身与众不同的龟甲。  

        有研究认为,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因此,日本理化研究所发展生物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选择了龟的一种——中华鳖与鸟类以及老鼠为对比研究对象。  

        研究人员发现,直到胚胎发育中期,这3种动物的发育模式都基本相同。到了胚胎发育后期,中华鳖的肋骨组织并未像鸟类和哺乳动物那样在胸内部生长,从而形成笼状的肋骨结构,而是与发育中的背部皮层相融合,从而生长出骨骼质地的龟甲。  

        研究人员解释说,确切来讲,龟甲并非人们先前想象的那样是从龟类体内“长”出来的新组织,而是龟的骨骼和肌肉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完全“另类”关系的结果。



  据7月10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一项日本的新研究显示了龟壳可能是如何演化的:这种动物的肋骨融合成一体并将肩胛骨包围在内。鉴于在大多数其它种类的脊椎动物中,肩胛骨的部位是在肋骨之外这一事实,乌龟的这种演进过程是非同寻常的。  龟类的体型构造与其它的脊椎动物是如此不同,这使得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思索,龟类究竟是如何从其软体动物的祖先进化至今的。

  在比较鸡、小鼠及中华鳖的胚胎的基础上,Hiroshi  Nagashima及其同事描述了龟类进化过渡阶段可能的情景。研究结果提示,在开始的时候,这三种动物的胚胎具有共同的发育模式,这可能是它们最后的共同祖先所具有的模式。  然而,随着龟类胚胎的演化,其体壁本身的一部分开始向内折叠,保留了其发育中的骨骼与肌肉之间的某些联系,但同时也产生了在其它爬行类、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中所没有的新的联系。作为这种折叠的结果,龟类背部的外壳(即背甲)开始从肋骨发育,而肩胛骨则从其不同寻常的位置出现。

  在一则相关的观察(Perspective)中,Olivier  Rieppel解释道,这些发现不支持先前的看法,即背甲的进化是通过皮肤内小型骨板的融合而成的理念。
作者: 2009-7-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