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蜘蛛的多组分性信息素

来源:动物研究所
摘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肖永红(博士生),张健旭(研究员)和李枢强(研究员)合作,利用GC-MS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行为学测定相结合的途径,从北京幽灵蛛(Pholcusbeijingensis)织结的蛛网上分离鉴定出了该种蜘蛛的雌性信息素-(E,E)-法尼醇乙酸酯和十六碳乙酸酯混合物(浓度比为2:1),它们对雄性蜘蛛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这......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肖永红(博士生),张健旭(研究员)和李枢强(研究员)合作,利用GC-MS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行为学测定相结合的途径,从北京幽灵蛛(Pholcus  beijingensis)织结的蛛网上分离鉴定出了该种蜘蛛的雌性信息素-(E,  E)-法尼醇乙酸酯和十六碳乙酸酯混合物(浓度比为2:1),  它们对雄性蜘蛛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从蜘蛛类群中鉴定出信息素成分,也是国际上首先发现蜘蛛的多组分信息素。

        之前,在蜘蛛类群中,仅有分别来自皿蛛科、漏斗蛛科和狼蛛科的三种蜘蛛的性信息素成分得以鉴定。该项研究首次鉴定了幽灵蛛科的信息素;这类蜘蛛多生活于黑暗环境(如洞穴),化学通讯可能尤其重要。与以往报道的信息素成分不同,(E,  E)-法尼醇乙酸酯和十六碳乙酸酯是许多昆虫的信息素组分,也是最近发现的鼠类的信息素成分,为信息素组分在动物各类群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证据。

        蜘蛛没有昆虫那样的触角,因此无法利用GC-EAD从蛛网上提取的众多成分中,快捷筛选信息素候选成分。因此,借鉴从鼠类信息素鉴定利用气味成分数量的性别差异来筛选信息素候选成分的途径,确定了北京幽灵蛛的雌性候选信息素成分;再根据每个候选成分在每张蜘蛛网上的含量,进行不同成分的组合配比,进行了大量行为测定,最终确定出这个信息素的组成。

        该项研究已于2009年7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化学生态学会期刊《化学生态学杂志》上(Yonghong  Xiao,  Jianxu  Zhang  &  Shuqiang  Li*.  2009.  A  Two-Component  Female-Produced  Pheromone  of  the  Spider,  Pholcus  beijingensis.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DOI  10.1007/s10886-009-9660-2)  (*Corresponding  author)。
作者: 2009-7-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