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让生命,等候科研

来源:文汇报
摘要:好在,她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老鼠——实验鼠。张晟服务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是饲养实验动物。实验动物非常重要,几乎每种新药都必须经过动物实验阶段。根据科研需要,实验动物在出生前就接受了严格筛选,成长环境几乎与世隔绝。...

点击显示 收起

        文文静静的女孩张晟,每天却与成百上千只老鼠打着交道,黑的、白的,大的、小的,红眼睛的、黑眼睛的。好在,她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老鼠——实验鼠。  

          

        张晟服务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是饲养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非常重要,几乎每种新药都必须经过动物实验阶段。根据科研需要,实验动物在出生前就接受了严格筛选,成长环境几乎与世隔绝;它们就像传说中尝百草的神农氏,率先体验新化合物,用身体反应来呈现疗效或安全性。在记者看来,实验动物很有些悲壮的宿命感。近年来,国内外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因此,观察人和实验动物的关系,不仅能管窥科研实力,还能洞悉社会的文明程度。  

          

        生命科学研究是上海的强项,也是重点攻关领域。上海药物所所在的张江,有“药谷”之称,云集了各路医药研发机构。临近春节,记者走访药物所实验动物中心,对这里的规范和严谨印象深刻。  

          

进门,规矩就很大  

          

        要见实验鼠,不容易。实验动物中心静悄悄的,许多门锁着,透过门上的玻璃张望,看不到动物,也听不到声音。  

          

        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张周研究员告诉记者,药物所长年饲养着2000只小鼠、1000只大鼠。它们大都出生在专门的繁育企业,养到合适的体重和周龄,才送来药物所。在这里,它们待在恒温恒湿、灭菌隔离的屏蔽室内,就连接触的空气也经过过滤。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尽可能排除干扰,减少动物个体差异,从而保证药物实验的可靠、准确和可重复。  

          

        用专业的话说,实验动物是“活的试剂”,而“试剂成分”稳定与否,取决于从生到养的每个环节。  

          

        张晟将手指在指纹锁上一按,实验动物区的铁门方才打开。进门前,记者被告知只能进到屏蔽等级稍低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通过独立循环系统,过滤了的空气被直接送入每个鼠笼,因此,饲养区大空间的屏蔽要求可以宽松些。  

          

        即便如此,记者还是被要求穿上白大褂,戴上一次性帽子、口罩、鞋套和乳胶手套。也许因为小了点,戴手套时,记者把其中一只的腕部撕开了一个小口子。张晟见状,执意要求换一副新的。而当记者想把那副破手套扔进垃圾桶,她又提醒道,手套的包装袋可扔进黑色的普通垃圾桶,而手套则要扔进黄色桶,那是储存医疗废物的。  

          

        张晟说,如果进入全屏蔽区域,消毒手续和穿戴更复杂。比如看猴子,必须用N95口罩、戴护目镜。因为猴子多来自野外,致病菌情况复杂,唾你一口也会有风险。  

          

        好在这里的老鼠都无菌无病,也不会吐唾沫。  

          

捉鼠,有标准动作  

          

        张晟的主要工作是照看实验鼠。  

          

        跟着她,走进鼠房。沿墙的金属架上,整齐地摆着一个个鼠笼,如果说每个笼子是一间房,那么整个架子就是一栋住老鼠的“板式公寓”。说是笼子,其实是比鞋盒略大的透明塑料盒,底部铺着类似木屑的垫料,上边架有一层铁丝网,放着块状饲料和水瓶,老鼠们抬头就能够着;再往上是盒盖。每个鼠笼都与过滤管网相连,通过它,老鼠24小时呼吸着过滤了的清洁空气。  

          

        记者进门时,正巧有研究员在给小鼠做标记。从尾巴入手,是捉实验鼠的标准动作。张晟说,控制实验动物,术语叫“保定”。每种动物都有“保定”规范。“保定”小鼠,要用小指和无名指夹住尾巴,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它颈后的皮。这既不会让它太难受,同时能保证人的安全,不被咬。  

          

        张晟曾被咬过,那是2年前她刚进所实习时。虽然课堂上学过手法,但由于缺乏经验,手伸进鼠笼太快,把大鼠惊着了,上来就是一口。虽然躲得快,但还是见了血,“如果不巧,大鼠一口能把手指咬穿。”  

          

        饲养员被咬了,也有一套应对规范。吃一堑长一智,张晟此后再没给咬过。小鼠对面的墙,就是大鼠的笼架。大鼠昼伏夜出,这时多数还在梦里。  

          

养动物,就像学法律  

          

        离开饲养区,记者到办公室和张晟聊天。一番探问后,有了初步印象:正所谓“魔鬼藏于细节”,与实验动物相关的每一步操作,似乎都有章可循。  

          

        张晟说,她入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像接受法律培训一样学规定。  

          

        针对不同环节,上海药物所至今一共颁布了近70份《实验动物标准操作流程》(术语叫SOP)。编制SOP就像立法,由所里的IACUC(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委员会)负责并监督执行。SOP既要考虑“动物福利”,也要兼顾从业人员安全;如果实验器材和手法有了更新,SOP就要及时修订。  

          

        张晟给记者捧来一沓厚厚的SOP。记者粗略一翻,文字措辞还真有法律文书的味道。不过张晟强调,SOP总体上通俗易懂,理解起来无需太多专业知识,它们融于实际操作,一般不用费力去背。  

          

        “动物福利”是SOP的核心内容。比如,“保定”动物通常不允许超过15分钟,如果某项实验确有需要,课题组必须向管委会报告,说明超时理由,得到允许。而且,若要长时间“保定”动物,必须一点点增加“保定”时间,让它适应。张晟说,善待动物,也对研究有利,循序渐进地做“保定”训练,能让动物更配合;有研究表明,当动物心情愉快,实验数据更为真实。  

          

        SOP有专门章节保证动物的“休闲权”。比如鼠笼里必须配一段塑料管,以满足老鼠的钻洞天性。  

          

        死亡,是实验动物相当敏感的话题,SOP的“安乐死”章节规定,首选温和的化学法——二氧化碳窒息或注射过量麻醉剂,如要采用物理法,必须申请管委会的批准。对不同的实验动物,何时走向生命终点也有不同考量:老鼠一般不会接受两次实验;而狗更有可能活到自然死亡。  

          

枯燥重复,这才是科学  

          

        张晟说,她的工作就是重复,机械式重复。两年前或两年后的某一天,她干的活和今天不会有太大区别。  

          

        张晟每天8点半到岗,配药水,看计划,洗手、风淋、换衣,进“隔离区”。她每天都要擦笼架、添饲料,观察老鼠是否健康。每周一、四要换干净笼子,隔一段还要擦墙和天花板。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式重复,说到底是为了让“活试剂”稳定,让实验结果有足够的科学性。  

          

        张晟挺满意自己的工作,重复也有优点:“很规律,晚上不加班,对小姑娘来说不太累,薪酬也还可以。”她说自己性格偏静、耐心好,“业余爱好也是安静的”,比如看书、做十字绣,“没耐心的人受不了这样的工作。”  

          

        但2年来也有变化。张晟说,所里针对实验动物的规章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而她自己,经验更丰富了:“一拎老鼠尾巴,就知道它是不是正常。”  

          

        这两年,张江药谷里的药物研发中心越开越多,药物所虽为重点研究机构,但也面临实验动物资源紧张的压力。  

          

        临近春节,新药实验的密度比平时低,实验动物也少了,饲养员们相对空闲。但动物过年也要吃喝,为此,张晟和同事们都被安排了值班。她说,等过完年,药物实验会集中展开,那时,她们将迎来一段忙碌期。  
作者: 2011-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