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中科院知名学者发Molecular Cell评述文章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林安宁教授发表了题为“ATIA:Alinkbetweeninflammationandhypoxia”的评述性文章,文中概括了一项有关炎症与缺氧之间的新关联:ATIA的研究成果的背景和意义,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在未来继续探索的问题。文章作者是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林安宁教授,他是细......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林安宁教授发表了题为“ATIA:  A  link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hypoxia”的评述性文章,文中概括了一项有关炎症与缺氧之间的新关联:ATIA的研究成果的背景和意义,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在未来继续探索的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2010最新影响因子为14.194)。



文章作者是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林安宁教授,他是细胞信号转导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芝加哥大学Ben  May癌症生物学系正教授。2005年林安宁教授联合6位海外华裔学者,与生化与细胞所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支持的“信号转导研究团队”并作为团队海外负责人。生化与细胞所于2008年底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所长,林安宁教授于2009年8月起受聘出任生化与细胞所所长。



缺氧和炎症无论在分子、细胞还是临床水平上都息息相关。对于临床上的各种炎症相关性疾病,如急性肺损伤、心肌缺血、炎症性肠病甚至癌症,都可以将缺氧作为治疗的研究靶点。这些缺氧依赖的信号通路也可以用来减少在大手术中缺氧带来的器官衰竭,甚至缓解器官移植后由缺氧导致的移植物炎症反应。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炎症与缺氧都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有所贡献,一方面,炎症细胞可以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肿瘤血管的异常化。而缺氧则会促进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形成,这些血管与正常血管相比,输送氧气的能力增强了,可以使肿瘤更容易生长。因此近年来验炎症和缺氧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的刘正刚研究员研究组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transcription  factor  ,HIF)的一个靶标:Vasn/ATIA  (anti-TNFα-induced  apoptosis)在炎症和缺氧中的作用,这种因子能保护细胞免受TNFα和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



研究人员通过小鼠敲除实验等,发现了ATIA在炎症与缺氧之间的一个关联作用,为人们理解不依赖NF-kB的细胞凋亡抑制机制提供了新线索,并有可能为某些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林安宁教授评点了这项研究成果,概括了这一研究的背景和主要发现,还提出了一些值得在未来继续探索的问题。



(生物通:万纹)


作者: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