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重测序项目即将发布

来源:南方日报
摘要:从深圳市大鹏新区召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科研用房升级改造工程启动仪式上获悉,由该创新研究院主导的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的重测序项目接近完成,即将向全球发布。据介绍,3000份核心资源基本涵盖了世界上主要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其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将搭建起一个包含水稻全部优良基因的数据库,人们......

点击显示 收起

从深圳市大鹏新区召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科研用房升级改造工程启动仪式上获悉,由该创新研究院主导的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的重测序项目接近完成,即将向全球发布。

据介绍,3000份核心资源基本涵盖了世界上主要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其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将搭建起一个包含水稻全部优良基因的数据库,人们可以从中找到与任何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应用到育种实践中。这将为开展水稻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提供足够数量的基因来源,为高产优质水稻新材料的创制奠定基础。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院由深圳市政府、中国农科院、华大基因共同投资建设,国际水稻所、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盖茨基金会支持,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事业性科研单位。

  南方日报讯 (记者/唐毅 通讯员/欧阳莹)昨日下午,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科研用房升级改造正式启动,意味着创新研究院落户大鹏新区有了实质性进展。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重测序项目,有望近期在深圳向全球发布。

  据悉,改造工程完成后,该研究院将成为中国农科院和华大基因重要的科研和成果转化基地,为大鹏新区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和科学示范。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科研用房所在地原为新马制衣厂,大鹏新区出资将土地与厂房全部买下,并由市政府投资改造成为研究中心、会议中心以及职工宿舍,所有设计全部由专家讨论完成。

  据悉,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是大鹏新区引进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是由市政府、中国农科院、华大基因共同投资建设。该项目以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为突破口,将建成一个功能齐备、特色鲜明的生物育种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预计至2020年,该项目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从昨日开始至17日,国际水稻研究所2012年度理事会在深圳大鹏新区举行,来自全球主要水稻生产国的理事和权威专家就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资源、育种、栽培、生物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记者从会上获悉,备受关注的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项目已接近完成,即将发布。

  将全面提升水稻育种水平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水稻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根据测算,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并实现减贫,到2035年,世界水稻产量需要提高25%。

  去年11月15日,国际水稻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项目,包括对3000份水稻育种相关核心种质和约8000份重要种质的基因组重测序和相应的数据库搭建,突破水稻复杂性状分子改良的技术瓶颈,加快高产、优质、广适性新品种培育的进程,全面提升水稻分子育种水平。

  这一项目的启动意味着水稻全基因分子育种全面展开。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罗伯特·瑞格勒表示,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表明中国对进一步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和所需设施的大力支持,研究成果将会使全世界水稻种植者获益。

  该项目研究成果即将发布

  记者昨日从大鹏新区获悉,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项目已经接近完成,即将向全球发布。

  据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3000份核心资源基本涵盖了世界上主要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其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将搭建起一个包含水稻全部优良基因的数据库,人们可以从中找到与任何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应用到育种实践中去,将为开展水稻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提供足够数量的基因来源,为高产优质水稻新材料的创制奠定基础。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