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Science:日本借核磁共振“读梦”

来源:新华网
摘要:日本研究人员5日说,他们已经找到一种借助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解读梦境”的方法,向揭开这种大脑无意识活动奥秘的目标迈近一步。日本京都ATR神经信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这一研究成果,他们自称这项研究“首次实现解码梦境”。研究人员首先利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确定睡眠初期脑部......

点击显示 收起


  日本研究人员5日说,他们已经找到一种借助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解读梦境”的方法,向揭开这种大脑无意识活动奥秘的目标迈近一步。

  日本京都ATR神经信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这一研究成果,他们自称这项研究“首次实现解码梦境”。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确定睡眠初期脑部的活跃区域,然后唤醒研究对象,询问他们梦中所见,再将答案与成像片比对,建立数据库。研究人员利用这一数据库即可预测实验对象梦中图像,准确率60%,预测15种特定图像,包括男人、语言和书籍的准确率超过70%。

  研究小组主管说,他们的实验重复200次,最终得出结论:他们已经成功解码某些类型的梦境,成功率明显提高。“从远古时期起,梦境一直令人类着迷,但是梦境的功能和含义一直没有解开,”这名主管说,“我相信,这一结果是更精确解读梦境的重要一步。”

  这个研究小组当前正尝试预测其他梦境体验,包括气味、颜色和情绪以及人们梦境的整个情节。“我们想要引入一种更精确的方法,从而让我们能够以某种方式看到梦境。”

  不过,研究小组承认,距离完全理解梦境还有很长一段路,他们建立的解码模式因人而异,数据库也不具备普遍比对意义,只有针对每一名实验对象建立数据库,才可有效比对。另外,实验仅能采集实验对象被唤醒前一刻的梦中图像,深睡眠中更加生动的梦境仍然是谜。

  日本政府官员说,这项研究由政府资助,着眼今后应用于医疗和社会福利领域。文部省一名官员说,日本政府在3月底结束的上一财政年度投入3500万美元,用于梦境与其他神经学研究,“我们对梦境研究的期望相当高。”

  按照日本官员的说法,这项研究日后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大脑指挥义肢,或发现治疗痴呆和其他关联大脑的疾病。“不过,研究成果今后也许能让人窥测他人的想法,我们会认真对待研究涉及的道德风险。”

新的研究发现,电脑能够基于你的脑电波活动预测你的梦境。

通过测量人清醒时的脑部活动,研究人员就能够从中辨别出,处于睡眠做梦状态的人的特定梦景信号-如钥匙或床。 

“我们几乎对做梦的功效一无所知,”研究合著人,布朗大学神经学家Masako Tamaki说。“通过使用这种手段,我们或许能够对做梦的功能有更多的了解。” 

4月4日发表在科学日志上的这个发现,同样能够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当人们做噩梦的时候脑部的活动。 

梦的奥秘 

实际上人们为什么做梦至今还是个谜题。然而,心理学的奠基者弗洛伊德认为梦与自我满足的实现相关,其他人则相信梦是睡眠周期产生的不相干的副产品。又有其他观点认为通过做梦,我们的大脑能够继续处理白天所遇到但未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大多数人认为梦是有意义的。 

科学家们梦想能够探索人的梦境。以往的研究显示,人们的大脑活动能够被破译成他们所想:例如,科学家们已经从脑电波中破译出某个场景。 

读梦 

所以为什么不试着读梦呢? 

Tamaki和她的同事们通过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来追踪睡眠中的三个人的脑部活动;研究人员每隔几分钟就叫醒他们,让他们描述梦境。总体上,科学家们收集到了大约200个视觉意像。[7个令人费解的关于梦的事实] 

研究人员接着把参与者在醒来的时候描述的梦的内容,与大脑活动的特定表现形式(如fMRI观测到的血液流动)相关联,并让计算机模型分析这些特征。 

这个计算机模型然后分析每个人的梦。它能够基于人们清醒的时候的脑部活动,分析出人们梦到一些特定物体时的时刻。 

上述发现显示,和人们清醒时一样,当他们做与特定脑部区域相关联的梦的时候,这些脑部区域都处于活动状态。 

“我们都感到吃惊,”Tamaki说。

尽管这个小组试着通过大脑活动区域的脑部活动,来读取他们的梦境意象,他们发现,在许多大范围的意象类别中有一些共同表现形式,例如风景VS人,Tamaki告诉LiveScience。 

“在这些题材中有一个共同点,所以从此看来,我们能够识别一些基本梦景,并从这些基本梦景中建立一个模型,这样我们或许能应用到其他人身上,”Tamaki说道。 

新华网北京4月5日电 用机器读取人类梦境内容,这听上去像是科幻电影情节,但科学家确实在努力让“读梦机”成为现实。

任职于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的堀川友慈等人目前正研发相关技术。他们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已开发出一种读梦程序,在实验中读取梦境内容的准确率高达60%以上。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首次成功读取人类的梦境内容。

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招募了3名20岁至39岁的男性志愿者,参与为期10天、每天3小时的读梦实验。志愿者一进入睡眠6到7分钟,就会被唤醒以描述梦境,研究人员同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将志愿者睡眠时的大脑活动记录下来。

研究人员据此整理出3人睡梦中一些常见内容,比如树、男人等,并将这些内容分成大约20个类别,然后又与3人清醒状态下见到相似场景时的脑活动相比较,得出每个类别的脑活动特征。研究人员开发的电脑程序,能学习、识别并破译出这些脑活动特征。

堀川友慈说,当他们利用这种电脑程序再次进行实验,读取3名志愿者的梦境内容时,发现其准确率达到60%,“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不能归因于运气”。

不过,一些神经科学家对这一实验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堀川友慈等人研究的并不是“梦”,而是所谓的“快入睡时的幻觉”,因为3名志愿者在实验中只有较浅的睡眠,而做梦通常出现在这之后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对此,堀川友慈说,最新研究表明,做梦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并无关联,在非快速眼动阶段同样会做梦。

《科学》杂志援引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罗伯特·斯蒂克戈尔德的话说,尽管能完整读取人类梦境的机器离现实还相当遥远,但堀川友慈等人的新研究成果“在细节和成功率上令人惊叹”。他说:“一个让人激动的可能性是,这一技术将来可能揭示的不仅仅是我们记得的梦境内容,还有可能包括我们所忘记或者没有注意的梦境内容。”(综合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林小春 任海军、驻东京记者蓝建中报道)

作者: 2013-4-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