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中国科大鉴定了一个新的微管正端跟踪蛋白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雪彪教授领导的细胞迁移与肿瘤转移动力学科研团队利用功能蛋白质组学、结构生物学及纳米尺度生物光子学研究手段,鉴定了一个新的微管正端跟踪蛋白DDA3,并深入解析了其在微管动力学调控及细胞迁移中的生物学功能。自1997年第一个微管正端跟踪蛋白被鉴定以来,因其独特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一......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雪彪教授领导的细胞迁移与肿瘤转移动力学科研团队利用功能蛋白质组学、结构生物学及纳米尺度生物光子学研究手段,鉴定了一个新的微管正端跟踪蛋白DDA3,并深入解析了其在微管动力学调控及细胞迁移中的生物学功能。这一成果发表在5月8日自然出版集团的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上。

自1997年第一个微管正端跟踪蛋白被鉴定以来,因其独特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一直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人们对微管正端跟踪蛋白的在细胞动力学调控方面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该实验在解析细胞增殖调控蛋白质作用网络的研究中,发掘并鉴定了一系列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和翻译后修饰对正端跟踪蛋白动力学特征的调控机制。

最新研究揭示:DDA3是一个依赖于EB1的独特的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其通过SxIP序列结合核心蛋白EB1。DDA3通过调节细胞皮层附近的微管正末端的动态性,调控细胞的定向迁移。微管正端跟踪蛋白DDA3将微管的动态性与细胞的定向迁移联系了起来。此外,DDA3与EB1的结合受到EB1乙酰化的调节,EB1的这种翻译后修饰是细胞迁移中DDA3的潜在调控机制。该工作首次揭示了乙酰化是细胞迁移中微管正端跟踪蛋白与微管结合的重要调控机制,为细胞迁移中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论文中该研究组还组建了基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TIRF)的纳米尺度微管正末端跟踪系统,为系统地研究微管结合蛋白的动力学特征奠定了独特的高内涵技术平台。

微管正端跟踪蛋白的异常与多种病理生理有关,包括肿瘤,感染,心血管疾病等。对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及微管动力学的研究不仅能揭示不同生命活动中微管动态性调节的分子机制,同时为校正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异常相关疾病的干预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平台。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张良余和邵恒熠。

研究得到了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安徽省科技厅等项目资助。

作者: 2013-5-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