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讯(记者黄辛)近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教授王金秋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3年努力,在自行设计建造的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繁养系统中,成功建立起稳定的长江口淞江鲈子二代人工种群,本月已收获鱼苗鱼种80余万尾,这为淞江鲈这一长江口珍稀物种未来的科学研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淞江鲈鱼是名贵珍稀物种,历史上,淞江鲈野生种群在长江口最为繁盛。同时,在辽宁、山东、浙江等都有其繁衍的水系。淞江鲈上世纪末慢慢退出内河水系,濒临灭绝。
王金秋表示,这一种群亲本全部来自长江口,培育出的食用鱼可说是“正宗本地”。王金秋解释,根据有关法规,该类珍稀品种经两代人工繁育后,也就是野生亲本有了“孙子”后,经农业部批准方可供食用。2003年,淞江鲈已在上海繁殖成功,但采集作为亲本的野生鱼苗来自长江口以外的地区。
2011年5月,项目组启动了长江口淞江鲈原种的采种工作,并在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的大力协助下,采得了几十尾小鱼苗。课题组与上海四鳃鲈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经过2年努力,长江口淞江鲈原种实现生物量的快速积聚,并在人工养殖系统中安家落户,其中部分鱼种甚至已被“淡化”,即无需盐水环境也能成长。该项目组取得了国内首张经营利用许可证,将淞江鲈商品鱼推向市场,建立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科学报》 (2013-05-20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