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为病人“量体裁衣”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年轻的时候,看到肿瘤只当它是一种病,技术越来越成熟后,我开始考虑如何治疗才能更好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这个时候,病人不再是一种病,而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是华山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副主任毛颖教授从医二十多年来的深刻感悟。他深知,神经外科的未来发展目标——为病人提供“量体裁衣”的治疗,也正是他毕生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年轻的时候,看到肿瘤只当它是一种病,技术越来越成熟后,我开始考虑如何治疗才能更好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这个时候,病人不再是一种病,而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是华山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副主任毛颖教授从医二十多年来的深刻感悟。作为九位获奖者中的唯一一位医学界代表,毛颖日前荣获首届“上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他深知,神经外科的未来发展目标——为病人提供“量体裁衣”的治疗,也正是他毕生的追求:成为个性化治疗病人的“医学家”。

 

    对于一位从医二十多年的医生来说,为病人切除肿瘤也许并不难,难能可贵的是在施展“仁术”的同时,以一颗“仁心”想病人之所想,给予病人人文的关怀,为病人的人生与未来谋得最大的福利。在毛颖教授看来,每一位病人都是需要尊重的生命体,要想成为一位真正的“医学家”,就必须在重视生命本身的同时,重视每一个生命背后的梦想和追求。

 

    在一位音乐学院花季少女的胶质瘤治疗个案中,考虑到在拯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她的声乐功能,周良辅院士、毛颖和吴劲松教授带领医疗组对术前BOLD-fMRI(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任务进行重新设计,同时通过术前超高场强MRI扫描,对患者语言及音乐功能区进行精确定位,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手术中,毛颖首创激活坐标与术中导航系统融合、指导术中功能区的定位及肿瘤切除的方法。术中采用唤醒麻醉,病人在无痛清醒的情况下,通过直接皮质电刺激,最终在保护了患者功能区的前提下,进行了肿瘤全切。手术后一周患者的语言评分与术前相同,音乐评分则显著提高。

 

    为病人“量体裁衣”,不仅体现在以个体化的治疗方式为病人谋福祉,也体现在大胆敢为地创新微创手术入路,把“难治”甚至“不治”动脉瘤变成“可治”的突破。

 

    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曾被称为“不治之症”,发病率仅次于脑梗死和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高达42.8%,通常来势汹汹且病情凶险,需要紧急治疗,但在急性期治疗难度极大。因此一般等病人情况稳定后进行,但很多病人在等待过程中就被“自然淘汰”了。

 

    针对复杂脑动脉瘤,毛颖教授有一手“绝活”,通俗地被称为“搭桥”——在大脑血流不够的情况下,从外部抽取一根血管,“架”到脑子里,供应脑中的血,然后把发生病变的脑动脉血管处理掉。听上去原理很简单,实际上很难,因为这对手的稳定性要求实在太高了,相当于要在头发丝一般细的血管上缝6到 8针,把两根血管缝起来,手稍微动一点,影响可能就非常大——血管会破裂。但毛颖教授的自信却怎么也掩盖不住:微雕在我眼里,还真算不上什么。

 

    毛颖教授每年有600台手术,近200台都是难治性动脉瘤,从1990至2008年已完成搭桥手术436例,优良率94.7%,为国际最优报道。此外,毛颖在国际上独创“双锁孔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即通过两个很小的骨窗,提供两个互补的工作角度,不需要牺牲正常的神经功能就能做到微创切除肿瘤,目前已成熟应用于临床。在此微创技术的帮助下,岩斜脑膜瘤全切率可到58%,78%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复发率仅为12.3%,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和病人聊天也是一件具有科研意义的事”,毛颖教授说道。通过和病人的沟通,他发现了家族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就是一家人都得了这种脑血管瘤,血液化验后,是基因发生了变异。这种案例以前只发生在白种人身上,在黄种人世界里还是首次发现。

 

    作为年轻的中国神经外科领军人物,毛颖教授乐于肩负起“兼济天下”的责任,致力于建立脑动脉瘤治疗规范协作平台,降低全国范围手术死亡率。他召集全国33家主要神经外科中心,针对我国当前脑动脉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4564例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初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动脉瘤诊治流程和规范。在此基础上,毛颖教授牵头联合国内24个省市自治区的48家大型神经外科中心,开展“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动脉瘤微创治疗时机和治疗策略研究”,进一步提升抢救成功率,推动我国神经外科动脉瘤诊治技术的进步。

 

    毛颖教授让我们钦佩的,不止是他高超精湛的医术,更是他为我们带来的深刻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应满足于成为优秀的“开刀匠”,还应时刻思考该如何个性化地关爱和帮助每一个满怀期望的病人,该如何融“仁心”于“仁术”之中,该如何在自己发光发热的同时把目光投注于国家医学事业的发展之中。

 

    “以往获过多项奖励,这些只是我迈向‘医学家’目标过程中,不经意间采撷到的花朵。唯独这次,我以人到中年的45岁的年龄获得首届‘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我觉得分量很重,这是对我以往时期科研工作的总结和肯定,更是激励我向更高的目标冲刺的动力”,毛颖教授对这次获奖很享受。

作者: 2013-5-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