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公元3000年人类模样大猜想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摘要:作者谢来撰文,从目前人类社会、经济、科技和环境变迁的趋势来看,我们依然有可能对未来人类的走向做出可能性的猜想。深肤色、大脑袋,还有一双硕大无比的眼睛,这是不久前在网上热传的10万年后人类模拟面貌,它是由艺术家和科学家合作的假想作品,他们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绘制出2万年后、6万年......

点击显示 收起


作者谢来撰文,从目前人类社会、经济、科技和环境变迁的趋势来看,我们依然有可能对未来人类的走向做出可能性的猜想。

深肤色、大脑袋,还有一双硕大无比的眼睛,这是不久前在网上热传的10万年后人类模拟面貌,它是由艺术家和科学家合作的假想作品,他们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绘制出2万年后、6万年后和10万年后人类面部的样子。

从直观的角度看,未来人类容貌变化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眼睛越来越大,以至于10万年后的人类的眼睛如茶碟般大小。那么这些预测未来的肖像画靠谱吗?今天的人类能否“预见”未来的自己?

在大多数主流科学家看来,如同命运无法预知,提前对人类未来进行预测本身就不严谨,我们甚至连未来一千年人类将遭遇怎样的环境变化都无法准确知晓,也更难以预测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为适应环境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不过,从目前人类社会、经济、科技和环境变迁的趋势来看,依然有可能对未来人类的走向做出可能性的猜想。

猜想一:人类外星移民将是什么样?

与一百年前相比,当今人类的身高平均增高了9.2厘米左右,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下一步人类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科幻文学界最高荣誉之一,雨果奖2013年度最佳长篇奖得主《2312》中,描述了3个世纪后的未来人类。该书作者、擅长硬科幻的金•斯坦利•鲁宾逊并没有着重描写300年后人的体貌特征,但他笔下的人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正如其故事的设定2312年,那时,人类居住的疆域扩大到整个太阳系,在其他行星上都建立起了定居点,一个“太阳系”的新纪元刚刚开始。这也正好成为离开地球的“新人类”们或主动或被动改造自己的新的开始。

故事围绕来自水星的女主人公斯旺和来自土星的男主人公沃拉姆展开,他们的样貌和仍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没有太大区别,但在性格和习惯上已显露出“水星人”、“土星人”的“外星特征”。而如果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繁衍,定居在外星的人类也必然会随着当地的环境发生从生理到心理的改变。

和许多其他科幻小说一样,人工智能也在《2312》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开始成为人身体的一部分,斯旺在自己的大脑里植入了一个叫作qube的人工智能装置,这种微型量子计算机大大提升了人脑的能力,甚至在人际交往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某些量子计算机似乎开始形成独立的感知能力,并且有可能是一个惊天阴谋的幕后策划者。更有趣的是,无畏的女主角斯旺在实验中吞下外星细菌后,成为一个新型“共生体”,使自己具备抵抗宇宙射线等新能力。

移民外星、人工智能、超人类改变(Transhuman)这些元素都在《2312》中得到探讨。鲁宾逊用栩栩如生的笔调揭开了冰山一角,让人们看到了3百年后人类未来改变的开始,而3千年,3万年后,人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就需要更大的想象空间。

猜想二:种族大融合进化出“单一人”?

现阶段设想外星移民还有些太早,但可以预见的趋势是,全球化加速让人类走向融合。

伦敦经济学院未来学家奥利弗•柯里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的一项研究认为,人类在公元3000年将“融合”成咖啡色皮肤的高大人种,身高在1.83米至2.13米之间,平均寿命达到120岁。人类体征将朝着更加“性感”的方向发展,男性更健壮,女性曲线更突出。

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多样性专家斯图亚特•皮姆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人类一直在“聚合”,人类目前拥有6500种语言。如果到了下几代,很有可能只剩下600种。因此未来1000年后种族差别将接近消失,人类皮肤几乎都是咖啡色。

达尔文认为,只有在一小群孤立的物种中,生物基因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显著变化。如他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描述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物群落的变化,由于与世隔绝,为了适应岛上的气候,这些生物都演化出了独特的特性。

但对于今天的人类种群而言,随着全球化的脚步,不同种族开始加速交融,互相之间并不孤立,不太可能出现小群体各自进化的状况。因此当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基因不会出现显著突变,而是相反,进化为“单一人”。

猜想三:半人半机器的“美人”?

但未来影响人类变化的不只有种族融合,由于技术和医学发展,人类将掌握改良自己基因缺陷的能力,人工基因技术能实现人类自身基因的“升级改造”,同时“量身定做”的人工智能设备会被用来“强化”人体。

利用基因技术,父母能知道哪些精子和卵子带有怎样的基因信息,在它们成为受精卵之前就进行筛选,确保孩子继承自己最优秀的基因,将使得一些优秀特质的基因被流传下去。

华盛顿大学计算机基因学博士艾伦•科万博士认为,未来人类已经能完全控制基因形态,人脸的进化将越来越取决于人身的喜好。人类将拥有自己所认为的迷人的特征,如气派的轮廓、深邃的眼睛等。未来的父母还可以精确操控子女的基因构成,自己决定他们的面部特征,如眼睛和毛发的颜色。这种趋势意味着人类面部特征将进一步接近黄金比例,左右脸将更加对称。

不过根据科万的预测,即使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技术成就用以改造人类的外貌特征,未来的人类仍会出现一种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很自然的趋势。

过于明显的人工植入体会显得俗气和多余。它们将以难以察觉的形式存在,如植入耳朵的微型骨骼传导装置,以及能起到通讯作用的隐形眼镜,功能强大却不会被察觉,在这些设备中纳米技术将大展拳脚。人们会尽可能地将科技元素隐藏在“完美”的容貌之下,而非变成由钢铁齿轮加肉身的半人半机器怪物。

猜想四:极乐世界与贫民窟?

基因技术的出现无疑能帮助人类实现自我完善。但是,如果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种基因技术成为富人和权贵的专利,也会造成上等社会和下等社会的基因鸿沟。

未来学家柯里预测,到10万年后,由于群体之间差距加大,择偶局限于同一群体,人类将分化成两个以基因论优劣的亚种群,其中一支是精英阶层,他们更高、更瘦、体毛退化、更健康、更具创造力;另一支更矮、更结实,但相对愚钝,沦为卑贱阶层。

如同1895年的经典科幻小说《时间机器》中虚构了“人类”这一种属下出现的两个亚种“埃洛伊”和“莫洛克”,一个是特权阶层,虚弱退化;另一个阶层遭受践踏,粗野、滋生事端。

柯里的预测一经公布,便因涉嫌宣扬人种分化论遭到学术界反驳和媒体抨击。但另一种观点认为,它至少反映了当下大城市社会财富和资源分布差异趋于扩大的现状。

甚至还有不少人类学家和未来学家相信,这种带有不平等色彩的令人不愉快的变化会来得更早,甚至就可能在千年之内。如今夏即将上映的好莱坞科幻大片《极乐世界》中,在并不遥远的2159年,人类分为两大等级:富有的人全都居住在太空人造空间站“极乐世界”里,没有贫困和疾病;其余人等都挤在破败不堪的地球上争夺有限的资源。

猜想五:扮演上帝的“超人类改变”?

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中心负责人尼克•波斯特诺认为,克隆、基因改造、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使得自然法则被边缘化,未来人类可能更多面临“非自然选择”。

但对于很多科学家而言,“非自然选择”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而是伦理问题。因此关于“超人类改变”的探讨一直饱受争议,这一领域的研究被视为试图“扮演上帝”:重新设计人性,通过基因和神经工程模糊人类与机器之间的界限。美国著名生物技术专家李昂•卡斯曾警告说:“我们越来越沉溺于生物技术世界,越来越感受到忽略了人类尊严,因此要自担风险。”

然而在科幻作家天马行空的想象中,生物技术改造人类还只能算小儿科,更离奇的设想是人类和科技完全“合为一体”:如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后,人类能将肉身转换成数码信息的形态,在虚拟网络上“上传”和“下载”。既能以计算机数据的“数字化”方式存在,也能将自己“下载”到机器人的大脑里,探索现实世界。

当然,这也意味着“人”的定义将被彻底改写,“电子人”同样需要生存法则和道德伦理;这种颠覆性的变化也会带来全新的哲学难题。

由此或许不难看出,遥望越久远的将来,人类的变化越有可能将超出今天想象力的范畴,正如远古的人类不会想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时间的长河中,我们身为“现代人”的存在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一个片段,随着时间的脚步,未来人类的轮廓也会充满更多变数。

作者: 2013-7-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