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为何一些动物也“一夫一妻”

来源:新华社
摘要:一夫一妻制并非人类所独有,一些动物也选择这种一对一的配偶方式。奥佩等人使用统计模型对230个灵长类物种分析后发现,9%的哺乳动物坚持一夫一妻制,而灵长类则高达25%。多偶制动物中存在杀婴行为,即雄性会杀死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婴儿,从而提高自己与这些婴儿的母亲繁殖后代的机会。为降低杀婴风险,保护后代,灵长......

点击显示 收起

    一夫一妻制并非人类所独有,一些动物也选择这种一对一的配偶方式。单一配偶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分别刊登在美国《科学》杂志和《国家科学院学报》的两项新研究试图对此进行解释,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当然,不那么罗曼蒂克的是,这与爱情没一点关系。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奥佩等人在新一期《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一个雄性与一个雌性配对并养育后代,有利于保护后代,降低杀婴风险。奥佩等人使用统计模型对230个灵长类物种分析后发现,9%的哺乳动物坚持一夫一妻制,而灵长类则高达25%。

    多偶制动物中存在杀婴行为,即雄性会杀死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婴儿,从而提高自己与这些婴儿的母亲繁殖后代的机会。为降低杀婴风险,保护后代,灵长类在约1600万年前进化出了一夫一妻制。

    研究人员认为,一夫一妻制的一个附加好处是,他们的后代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照顾,逐渐进化出容量更大的大脑,因此更加聪明。奥佩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第一次对一夫一妻演化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杀婴是一夫一妻制形成的驱动力。针对灵长类一夫一妻制起源的长期争论,到此告一段落。”

    但奥佩肯定过于乐观了。英国剑桥大学的蒂姆·克拉顿-布罗克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在《科学》杂志上提出,单一配偶是雄性保护自己配偶不被其他雄性抢走的一种策略。

    克拉顿-布罗克等人对2500多个哺乳动物物种进行了分析,并报告说,防止杀婴对一夫一妻制形成的影响微乎其微。他们认为,单一配偶制实际上是雄性守卫雌性配偶的结果。

    “当雌性分布范围很广泛的时候,最好的策略就是一个雄性坚持并保护一个雌性,确保成为该雌性所有后代的父亲,”研究报告第一作者克拉顿-布罗克说,“总而言之,这时候雄性最好的策略就是实行一夫一妻制。”

作者: 2013-8-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