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欧盟帕金森疾病治疗的研发进展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欧盟使团
摘要:帕金森疾病(Parkinson‘Disease)是继老年痴呆症之后的第二大神经衰退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颤抖、僵硬、行为迟钝和站立困难。随着欧洲步入老龄化社会,欧洲的帕金森疾病重症患者已达100余万,预计2030年将翻倍。2012年,欧洲帕金森疾病的医疗开支达到140亿欧元。尽管欧盟帕金森疾病治疗水平世界领先,每年耗费的医疗费......

点击显示 收起

  帕金森疾病(Parkinson' Disease)是继老年痴呆症之后的第二大神经衰退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颤抖、僵硬、行为迟钝和站立困难。随着欧洲步入老龄化社会,欧洲的帕金森疾病重症患者已达100余万,预计2030年将翻倍。2012年,欧洲帕金森疾病的医疗开支达到140亿欧元。尽管欧盟帕金森疾病治疗水平世界领先,每年耗费的医疗费用惊人,但迄今为止,欧盟帕金森疾病的治疗,总体上仍然处于无法彻底“根治”的阶段。  

    目前,欧盟帕金森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疗法,但长期使用药物,其疗效会逐年下降而且药费昂贵。在药物疗法失效的情况下,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Deep Brain Stimulation),成为不多选择最常采用的后续治疗方法。DBS犹如植入的“大脑起搏器”,将带有微细电极的探针嵌入大脑,释放适当温和的电脉冲刺激,从而恢复和改善大脑功能。但DBS疗法对30%的患者会产生较大的负作用,主要原因是电脉冲同时刺激了大脑靶向区域周围的脑神经所致,负作用的主要表现方式:说话不清、情绪波动和视觉模糊。  

    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资助500万欧元,总研发投入650万欧元,由荷兰SSBT B.V.公司牵头,欧盟5个成员国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国和瑞典8家企业与科研机构,“强强联合”组成的欧洲IMPACT研发团队。其主要任务目标是,寻找消除DBS负作用的有效解决方案。  

    IMPACT研发团队,根据帕金森疾病仅仅涉及大脑毫米量级的靶向区域,采用更清晰的脑电图像和最先进微纳米电子技术研制开发出的创新型探针,即利用12个更精确的探针电极替代原先的2个探针电极。通过微调各电极的电脉冲释放量,实施的个性化DBS可有效减缓负作用,同时为帕金森疾病进一步的“治愈”疗法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

作者: 2013-9-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