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大肠杆菌同人体胖瘦密切相关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欧盟使团
摘要:经过4年的研究发现,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微生物同人体的胖瘦密切相关。大肠杆菌(GutBacteria)的菌株种类与浓度,显著影响着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如糖尿病II型和动脉脂肪性硬化症(Atherosclerosis)的发病机率。研发团队研制开发出的小型便携式大肠杆菌测试诊断仪及其相对应的早期治疗措施,将为抑制全球快速增长的肥胖症......

点击显示 收起

   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1200万欧元资助,总研发投入2150万欧元,由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INRA)牵头总负责,欧盟8个成员国13家科研机构与医药企业组成的欧洲Metarit研发团队。经过4年的研究发现,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微生物同人体的胖瘦密切相关。大肠杆菌(Gut Bacteria)的菌株种类与浓度,显著影响着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如糖尿病II型和动脉脂肪性硬化症(Atherosclerosis)的发病机率。研发团队研制开发出的小型便携式大肠杆菌测试诊断仪及其相对应的早期治疗措施,将为抑制全球快速增长的肥胖症发展趋势做出贡献,正如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的到2015年成年肥胖症患者将达到7亿。  

    Metarit研发团队,利用被称之为定量宏基因组学(Quantitative Metagegenomics)等创新型技术方法,对影响肥胖症主要风险因素进行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肥胖症最主要的内部与外部风险来自四大方面。依照其重要性顺序分别为:1)寄生于人体肠道内的大肠杆菌;2)不良的生活习惯嗜好;3)摄取高能量(热量)食物;4)遗传基因,其中遗传基因的作用最小。  

    例如,研发团队对丹麦292名成年志愿者,其中169名胖人(Obese)和123名非胖人(Non-Obese),进行的大肠杆菌组成(基因组测序)研究分析证实:将志愿者区分为两组,一组为大肠杆菌丰富组(Rich),二组为大肠杆菌匮乏组(Poor),结果大肠杆菌匮乏组80%的志愿者为胖人;一组含有更高比例的促炎(Pro-Inflammatory)菌株菌群,而二组含有更高比例的消炎(Anti-Inflammatory)菌株菌群;二组的体内脂肪对胰岛素(Insulin)具有更高的抵抗性,并显示出更高的糖尿病II型和心血管障碍发病风险。此外,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二组内的胖人相对非胖人更容易增加体重;二组内的非胖人相对胖人,或整体菌群低下或8种特定菌株缺失,有可能让研发团队寻找到医治肥胖症的细菌疗法。

作者: 2013-10-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