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天津医药集团打造最具创新力医药新领军企业

来源:北方网
摘要:打造最具创新力的中国医药新领军企业——天津医药集团转型升级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中国驰名商标从无到有,总数达到15个,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2011年,经济效益跻身全国医药行业前三强,2013年实现利润是2006年的6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3亿元,占集团总利润的80%,是2006年的12倍,连续四......

点击显示 收起

打造最具创新力的中国医药新领军企业

——天津医药集团转型升级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中国驰名商标从无到有,总数达到15个,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地塞米松等四个原料药产品相关标准被欧、美药典收载或作为标准制定依据,在国际皮质激素原料药市场的掌控力和话语权进一步得到强化;

2011年,经济效益跻身全国医药行业前三强,2013年实现利润是2006年的6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3亿元,占集团总利润的80%,是2006年的12倍,连续四年超过合资企业;

引入美国、英国、法国等13家世界知名跨国制药公司,与迈达科技等6家民营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了股权结构,激活了体制机制,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天津北方网讯:近十年来,天津医药集团创新发展理念和商业模式,实施资本运营和大品种战略,着力打造化学与生物制药、绿色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现代商业物流四大产业板块,集团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稳步提升,经济规模和盈利水平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医药行业前列,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特色之路。

资本运作助推产业结构调整

2006年,天津医药集团改革发展遇到多方困难,销售规模刚过70多亿元,实现利润才2亿多,国有企业负债率高达70%,实现利润仅占集团利润的20%。

面对困难怎么办?集团决定把结构调整放在首位,提出了“发展为重、调整为先、创新为主、追求质量”的方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困难。

当时,新一轮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浪潮冲击着固有的经营模式,集团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单靠产品经营已经无法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难以把握未来发展机遇。必须创新经营模式,实施资本运营和产品经营双轮驱动,在资本市场找出路、谋发展。

首先,集团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2010年力生制药上市融资20亿元,2013年天药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5.5亿元,为盘活存量引入增量,理顺股权结构、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创造了条件。

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则积极进军生物技术领域,投资建设北方最大化学原料药基地和辐射全球的抗病毒药物基地,推进填补国内空白的肺炎疫苗项目产业化;成立了精耐特基因生物技术公司,瞄准抗肿瘤、抗艾滋病和抗代谢疾病等,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早早期基因诊断试剂项目,成为全球首个使用PAP技术进行诊断试剂开发的公司;同时,还积极开展对外兼并重组,引进了一批具有技术、品牌和市场实力的合作者,先后投资控股了眼科B超龙头企业迈达公司、高端影像技术领军企业邦盛公司、亚洲第一大医用消毒片生产企业普光公司和全国医用高分子制品行业大型企业哈娜好公司,努力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用这笔资金,集团还相继完成了力生公司控股生化公司、收购中央药业100%股权,中新公司收购宏仁堂40%股权,投资建成了河北天津达仁医院,进一步集聚产业优势、放大国资功能。另一方面,则积极推进产融合作。借助自身财务资信AA+评级优势,医药集团与金融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采取票据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和财务风险。2007年以来,累计发行中期票据34亿元、短期融资债券10亿元、私募债10亿元,弥补流动资金不足,降低融资成本,节约资金成本近亿元。积极为所属企业争取低利率融资,仅2013年累计办理担保业务40余笔,担保总额达14.7亿元,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支持。集团先后斥资37.2亿元参股天津农商银行10%、天津银行9.8%股份,为集团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动力。

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集团基本完成了从产品研发、制造、批发零售到医院终端和社区街道的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建成了3大中药生产基地、5大化学药物研发生产基地。目前,皮质激素原料药、新型头孢菌素中间体和核黄素磷酸钠产能位居世界第一,拥有世界最长最完整的头孢类生产线,药用氨基酸原料产销量国内第一。

营销战略带动商业模式变革

近十年来,集团抢抓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向扩销增量的营销方式转变,盘活品种资源,做大市场份额,打造优势品牌。

首先是重新调整和构建大品种培育体系。2007年,根据市场需求,医药集团对现有产品进行科技质量测评和销售市场前景的深度挖掘,把一批已经享有或有望争创驰著名商标和老字号的产品纳入视野,确定重点监控品种44个,初步构建大品种培育体系,并着手对重点品种社会库存进行监管,对部分代理商进行调整,使大品种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2008年以后,按照“一品一策”制定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细化市场开发目标,集中资金、人员、技术等优势资源向大品种倾斜,给予30%至50%的市场开发资金,并把大品种完成情况纳入年薪制考核,推动大品种营销战略落地、开花、结果。

在营销方式上,则积极跟踪国家各项医改政策,实施“学术营销+终端开发+广告跟进”的营销策略,不断提升产品覆盖面。仅广告投入上,近四年就达到4.71亿元,大品种在本市和全国的认知度大幅提升。在营销手段上,从过度依靠代理转向企业自营和区域总代相结合的方式,并逐步向企业自营模式转变。在营销区域开发上,推进建立深层次、覆盖面广的市场网络。根据不同市场的成熟度进行细分,先本市后外埠,先一级市场后二级市场,依次逐级开发。截至2013年底,集团19家工业企业共计开发终端客户19.08万户,同比增加2.16万户,大医疗覆盖地区达10个,覆盖医疗终端15646个,同比增长近两成。正是依靠这些终端网络,支撑着天津医药产品走向全国。

大品种营销战略的持续深化,迅速壮大了集团规模和国有经济实力,集团发展速度和效益实现倍增。截至目前,医药集团已拥有寿比山、速效救心丸、血府逐瘀胶囊、通脉养心丸等18个过亿品种;拥有肝素钠、紫龙金片、清肺消炎丸等28个过5000万元品种,销售占工业总体销售的33%。

同时,集团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七年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4.2亿元,科技投入率由2%提高到5%,发展壮大了2个国家级药物研发机构、18个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这些平台,实施“企业+高校+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拨专款1亿元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支持重点产品研发。每年申报50个新产品,年均开展新产品研发和工业技术改进90余项,累计获发明专利581项。生物氧化、生物脱氢、生物降解等核心关键技术,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生物降解新技术,打破国外30多年的技术封锁,成为国内首家具备皂素、植物甾醇两条皮质激素生产路线的企业。

集团还加大对已上市大品种的科技投入,深化二次开发,提升质量标准,为扩展市场服务。集团中新药业和金耀集团大部分所属企业以及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均已完成新版GMP认证;近10个皮质激素原料药产品通过美国FDA和欧盟COS认证,成为国内皮质激素原料药行业通过欧美认证品种最多的企业;“甾体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技术”列入国家863计划,国家级“无菌原料药中试研发平台”通过国家验收;金耀药业、生化公司、乐仁堂制药厂等25家企业成为“科技小巨人”企业。

通过持续投入,2013年医药集团新产品产值达到32.1亿元,是2006年的2.6倍,为集团大品种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管理机制创新焕发企业活力

管理增效益,机制出活力,发展靠人才。

人是企业决定成败的第一要素,医药集团把选人用人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2007年以来,集团对企业领导人员任用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胆选拔忠诚事业、熟悉管理、善于经营、勇于奉献的人担任企业领导者。先后调整各级领导班子88个,涉及企业领导人员285人次,一批资历老但业绩不达标的高管被一批年轻有为的“能人”、“贤人”取而代之。同时,以贡献定薪酬,把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应收账款、职工收入等指标纳入经营者业绩考核。考核指标上不封顶,优秀的可以拿到几百万,使责任奖惩落到实处,有效激发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形成了岗位靠能力,收入靠贡献,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

为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板块竞争优势,集团围绕四大板块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拓宽人才招募视野,瞄准海外优秀人才,加大领军型和紧缺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先后引进精密仪器和机械研究、药物代谢转运体高端研究、早早期基因诊断试剂研制、超临界结晶等方面海内外重点人才29名。采取全国公开招聘或面向行业内竞争性选拔的方式,引进了41名紧缺技术人才,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为吸引和留住人才,集团设立“创新人才特区”,在资金投入、服务模式、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建立开放式薪酬协议谈判“双轨制”,根据岗位责任和个人能力实行一人一策,给一流人才以一流待遇,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主动性,提升工作效率,营造良性竞争氛围。

改革不停步,发展不止步。下一步,医药集团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的部署,与国资系统兄弟企业携手,在全市国企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加快吸收、融合国内外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努力打造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医药新领军企业,为做大天津医药、增强国资活力、建设美丽天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 2014-4-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