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德国生物技术研究型机构分析

来源:生命科学研究快报
摘要:按: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德国生物科技和产业迅速崛起。近年来,随着全球生物科技和产业的缓慢转型,德国政府愈加重视生物科技的创新调查分析。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发起、Biotechnologie。de信息平台实施的第三轮德国生物技术行业创新调查结果《德国生物技术行业主要数据》(TheGermanBiotechnologySector2......

点击显示 收起

按: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德国生物科技和产业迅速崛起。近年来,随着全球生物科技和产业的缓慢转型,德国政府愈加重视生物科技的创新调查分析。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发起、Biotechnologie.de信息平台实施的第三轮德国生物技术行业创新调查结果《德国生物技术行业主要数据》(The German Biotechnology Sector 2014)报告于2014年4月9日发布。

《德国生物技术行业主要数据》通过产业和研究型机构两个板块对德国生物技术行业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显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在德国有悠久的传统,机构建制齐全、多样,从业人员数量与机构建制有较大关联,研究领域覆盖“红色”、“白色”和“绿色”生物科技,科研预算规模较为庞大,科研协作愈加紧密。报告也指出,“过去几年发展表明德国生物技术领域建设良好、高度创新。然而,该领域比许多其他技术领域面临更多的挑战”。

德国第三轮生物技术行业创新调查——研究型机构分析

2014年4月9日发布的《德国生物技术行业主要数据》显示,德国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型机构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从业研究型机构214家、从业人员近32,000人。最新调查再次表明了生物领域强劲的财政影响力:2012年,在所有生物技术领域中,研究型机构获得总计37.4亿欧元的预算。这些数据证明德国生物技术领域公共研究的重要意义。

1 研究型机构分布

生命科学研究牢牢植根于德国研究格局已有150余年。事实上,过去一些伟大的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埃米尔•冯•贝林、保罗•埃尔利希的大名和精神仍然流传至今。当前,生命科学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作为跨学科的技术,生物技术方法在广泛的学科中得以应用,从分子生物学到材料科学、农业生态学、工艺过程及拓展等。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格局均衡多样发展:生物技术相关活动正在214家机构中进行,包括一些大学、应用科技大学、非学术机构和部属研究机构(表1)。

除了39家应用科技学院(大学)之外,调查的61所大学中共有552家研究所(2010年是543家)积极从事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仅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就有20家研究机构,杜塞尔多夫大学18家,哥廷根大学16家。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4个主要研究团体,亥姆霍兹联合会(Helmholtz Association)、莱布尼兹协会(Leibniz Association)、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 Society)以及马克斯•普朗克协会(Max Planck Society)在公共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表明,4个主要研究团体共有105家在生物技术领域活跃的研究单位。

此外,还有9家部属研究机构,其中包括联邦卫生部(BMG)监管下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和保罗•埃尔利希研究所(Paul-Ehrlich-Institute),以及联邦食品和农业部(BMEL)附属朱利叶斯•库恩研究所(Julius Kühn Institute)和弗里德里希•勒夫勒研究中心。

表1 德国活跃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学术型研究机构主要数据

主要指标 分指标 2008年 2010年 2012年

在生物技术领域活跃的研究机构数量(单位:所) 总计 202 215 214

大学 63 60 61

应用科技大学 26 39 39

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 104 107 105

部属研究机构 9 9 9

生物技术员工数量(单位:个) 总计 26789 30640 31680

大学 14847 15545 16000

应用科技大学 572 762 750

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 10990 12955 13530

部属研究机构 380 1378 1400

注册机构的总预算(单位:亿欧元) 总计 28 34.2 37.4

大学 7.74 8.09 9.85

应用科技大学 0.11 0.31 0.49

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 18 21.8 23.7

部属研究机构 2.84 4.03 4.30

注册机构来自第三方资金(单位:亿欧元) 总计 12 14.1 15.1

大学 5.98 6.13 6.77

应用科技大学 0.03 0.24 0.22

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 5.24 7.30 7.56

部属研究机构 0.3 0.45 0.53

2 从业人员分布

2013年,生物技术领域是主要的用工行业。调查表明,德国共有31,680人直接参与了214家研究机构的生物技术相关项目。从事生物技术学术研究的人员几乎与从事生物技术商业领域的人员一样多。然而,这些数字只记录了生物科技领域中参与正在进行的核心项目的研究人员。由于生物技术领域牵涉了不同学科,许多研究机构很难划分出只从事生物技术相关工作的员工,因此许多数据只是估算值。考虑到这一点,可以推断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数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调查中,大部分的从业人员在学术领域表现活跃。在542家接受调查的机构中总共约16,000位研究人员为2013年的生物技术研发活动做贡献 (2010年是15,545位)。然而,机构内从业人员数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一些机构规模非常小,还有一些机构有只有100多名员工。

在员工的数量方面,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占据优势。在105家此类研究机构中,总共有13,530名员工(2010年是12,955名),平均每个机构聘用了大约100人。联邦政府9家部属研究机构规模相对较大,有1,400名员工,大大多于39所应用科技大学聘用的750人。

生物技术研究从业人数的地理分布按照大联邦州划分,如巴伐利亚州、巴登-维滕贝格、北莱茵河-威斯特法利亚和柏林,每一个地区都拥有众多的研究基地。重要的研究基地也可以在德国的其他地区找到。

3 活动领域

如同其他跨学科的技术一样,生物技术与广泛的学科领域相关。因此,许多参与调查的机构和组织活跃在生物技术的各领域,他们同时参与到多个领域的研究。

生命科学中的两个主要研究课题是医学和健康。它们涵盖的范围巨大,包括癌症、心脏研究、感染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再生医学、干细胞研究、动物健康等等。事实上,几乎每个高等学校都从事与健康有关的学术研究活动,经常在生物技术方法和操作中做出重要贡献。因此,85%受访机构可以被归类为“红色”生物科技。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也在健康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超过2/3机构在该领域中活跃。亥姆霍兹联合会尤其如此,它在6个新建的国家健康中心的总体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7个部属研究机构也将医学生物技术作为重点。

在德国大约有50所大学正在进行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这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惊讶,因为这门学科包括生物工艺、加工工艺、微生物基因组学和食品技术等研究学科往往被公众忽视。然而,德国技术大学以其强大的工程学传统优势备受推崇。技术学院以其与工业间的强大对接能力,已成为“白色”生物技术的重点。事实上,超过2/3的应用科技学院(大学)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中有积极表现。

植物生物技术也在德国研究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该领域涵盖了各个领域广泛的专业技术,包括植物基因组学、农业研究、食品科学以及生物能源方面的研究。近40所大学和13家研究机构中开展有“绿色”生物技术研究。莱布尼兹植物遗传学和作物植物研究所(IPK)在该领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此外,大多数部属研究机构也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的研究,知名的有朱利叶斯•库恩研究所、约翰•冯•杜能研究所、马克思•鲁布纳研究所等。

4 科研预算

2012年对承担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投入预算37亿欧元。这个数字是739家接受调查的机构的总预算金额,其中只有部分金额用于生物技术研究。这里还包括第三方资助、用于特定项目、总计15亿欧元的资金。

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获得的预算占据了37亿欧元预算中的最大份额。在2012年,这些机构获得23.7亿欧元、其中包括7.56亿欧元的第三方资金。每个机构平均获得2450万欧元的资金。相反,大学及其附属研究机构获得的年预算则要少得多,平均仅获得不足9亿欧元;第三方融资金投入约6.77亿欧元。

详细分析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的预算数据发现,包含生物技术的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占据了预算的主要份额。其中:2012年,亥姆霍兹协会下属的34家活跃于生物技术领域的机构获得9.07亿欧元的基本预算,其中包括2.23亿欧元的第三方资金。在涵盖6个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18所亥姆霍兹协会的研究中心中,生物技术研究首先关注健康领域,其次是能源方向。

德国马普学会(MPG)下属活跃于生物技术领域的机构有29家,2012年获得5.13亿欧元预算用于生物技术研究。

莱布尼兹协会是德国第三大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生命科学领域预算份额为3.62亿欧元(第三方资金0.885亿欧元)。莱布尼兹协会的研究领域分为5个不同的板块,其中一个板块就是生命科学。

自2001年起,弗劳恩霍夫协会为生命科学研究特地组建了弗劳恩霍夫集团(Fruanhofer Group)。该集团集合了7所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uanhofer institutes),其座右铭为“为人类健康和环境而研究”,拥有生物、生物医药和毒理学的专业技术。除此之外,还有“Biomolekülevom Band”联盟(“生物分子生产线”),该联盟2011年在BMBF资助下成立,以期推动下一代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参与调查的14所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在2012年获得了2.24亿欧元的资金。此外,弗劳恩霍协会因注重应用型研究而获得数额较高的1.57亿欧元的第三方预算的资助。

另一方面,有29家研究机构有独立的研究计划。例如,活跃于神经科学领域的波恩凯撒研究中心(Caesar research centre)。“欧洲先进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由德国联邦政府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共同出资,作为柏林-伯恩行动的一部分,推动波恩科学基地的发展。德国马普学会在2006年承接这项计划,同年凯撒中心(Caesar centre)正式与MPG联合。这些独立的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是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010年,获得超过3.67亿欧元(第三方资金1.46亿欧元)的预算。

许多生物技术研究项目是第三方投资的受益者,德国研究基金会(DFG)在德国科学资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生命科学(包括生物技术)在DFG资助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2012年的资助地图(Funding Atlas)[1],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DFG向生命科学相关活动投入超过20亿欧元。

5 科研协作

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复杂性日益增长,往往需要汇集不同研究学科的专业技术。因此,调查数据所显示的在生物技术等跨学科技术领域中的高合作现象,就不足为奇。虽然在739家研究机构中仅收集到141家研究机构的合作细节,但联合研究项目的实际数量可能远高于记录的6,000个。

然而,这些数据引发了对该领域的一些深入思考。70%的合作项目为基础研究项目。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在价值创造链的后期,即研发和验证阶段并不多见。通常在后期,商业化公司接管进一步的程序、服务或产品的开发。1/3的研究所与其他生物技术项公司和行业伙伴合作(33%)。

在德国,有许多例子证明研究机构和产业界正越来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勃林格殷格翰乌尔姆大学生物中心(BIU)是在乌尔姆大学和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开展紧密合作后成立的。另如,拜耳勒沃库森集团公司正在寻求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联合,而柏林夏洛特医院(Charité)正在与法国制药公司赛诺菲展开合作。

在医疗保健行业中,生物医学研究和公司之间的桥梁也通过6家德国健康研究中心建立起来。BMBF资助中心致力于糖尿病、感染和癌症、心血管、肺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这些中心集合了各联邦州27个不同基地中超过100家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其中,把科研结果转化为临床和工业应用成果是关注的重点。

非(大学)学术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卡尔斯鲁厄大学与亥姆霍兹协会联手合作。在柏林健康研究所(BIH),夏洛特医院与亥姆霍茲联合会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创建了机构间的合作关系。

6未来展望

过去几年发展表明德国生物技术领域建设良好、高度创新。然而,该领域比许多其他技术领域面临更多的挑战。工业对生物相关操作流程、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多年来持续升高。这在治疗流行和罕见疾病的新药物与诊断领域尤为明显。大多生物技术公司在医疗领域活跃,它们对该行业有很大的影响。考虑到R&D的高投入成本、研发时间长以及财政资源有限,长期来看,整个领域预计不会有很大的扩展。收入和工作人员数量的增长停滞,以及多年来一直在减少的研发预算也印证了这一评估结果。

然而,也有利好因素。该行业即使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也一直保持其稳定性。从事非特异性服务或工业生物技术的公司发展良好。生物经济和医疗受到联邦政府的广泛支持,例如国家生物经济研究战略或健康研究框架计划。因此,未来德国生物科技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Funding Atlas 2012,http://www.dfg.de/en/dfg_profile/evaluation_statistics/funding_atlas/

作者: 2014-7-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